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

作者:张晓宏




  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一般说来,典故都有一个明确的出处,经过长期运用,浓缩成一种特有的表达形式并赋予其特定的内涵意义,而被固定在语言中。熟语便是接纳典故最多的语言形式,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相沿习用的有独特意义的表达方式。它们当中既凝聚了人类共同的生活感受,也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例如,汉语中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等属于熟语的范畴,它们或庄或谐,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天成。无独有偶,英语中也有大量熟语,表现出英语民族独特的文化视角和历史积淀。不同语言中的熟语,有的异曲同工,更多的是相差甚远。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在特定的文化体系中生活,一言一行必然受到该文化模式的制约。中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典故熟语,绝大多数来自于汉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但由于英语及英语民族在世界的特殊地位,也有少量典故熟语出自于英语。因而在教学中应注意全面介绍和接受语言形式背后的文化信息,帮助学生消除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而产生的文化干扰现象。
  
  一、地理环境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该地域的自然面貌和特点。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中国内陆疆域广袤,土地是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祗,从历代农民起义到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无不与土地息息相关。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水),而汉语是“挥金如土”,由此可见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于思维方式和语言形成的深层影响。英语中有许多与“海”有关的熟语,如a sea of troubles(无穷麻烦)、a sea of debt(大量债务)、at sea (不知所措)、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等,这些用海用水作喻的熟语译成汉语后都不见了“海水”的踪影。英语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海”的形象,例如,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中“海”的形象,已不仅仅是大自然的一种景观,而被作家赋予野蛮、神秘、阴险、幽冷以及深不可测的象征意蕴。同样的道理,汉语虽与“土”有关的熟语俯拾皆是,如“土洋结合”、“土崩瓦解”、“土生土长”、“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等等,这些熟语英译时大都失去了“土地”一词的字面意义。在汉语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土地”的形象。晋代作家陶渊明在诗歌《归园田居》和散文《归去来辞·序》中凝聚着对丰饶的土地的多情、对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那是作家心中挥之不去、缠绕于胸的田园情结。当代诗人艾青积数年漂泊之感怀,在《我爱这土地》中深情地咏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里的“土地”显然已被赋予国家、民族的非人格化形象与意蕴。
  所处的地域环境差异,给英汉两个民族对于季节性感受也带来相应的不同。在汉语中,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用来描述夏季的词语,甚至有“苦夏”一说,极言夏季之酷热难耐。而英国的海洋性气候,使那里的夏季成为一年中最为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温和”、“可爱”、“美好”之意相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诗节中就有这样的句子:“Shall l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将爱人比作夏日,在中国人看来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二、宗教信仰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汉语中与之相关的熟语很多,例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等等,举不胜举。
  英语国家的人们普遍信奉基督教,语言中自然存在着大量的被打上宗教烙印的熟语。英国十七世纪作家弥尔顿在他以宗教题材写成的长诗《失乐园》中有这样一句熟语:“Better to reign in hell,than serve in heave”(宁为地狱王,不做天堂臣。)这里的hell(地狱)、heaven(天堂)就分别是基督教义中坏人、好人死后所去的地方。在英国王妃黛安娜的葬礼上,英国歌星埃尔顿·约翰动情地演唱“Candle in the Wind”(《风中之烛》),其中有一句就是:“Now you belong to heaven and stars spell outyour name。”(如今你升入天堂,星辰拼写出你的名字。)《圣经》一向被视为西方文化的主要支柱,尤其是中世纪以后,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许多出自《圣经》的典故熟语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文化内涵,散发着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fig leaves”,字面意义是“无花果树叶”,其内涵意义却是“遮羞之叶”,典出《圣经·创世纪》第三章第七节:“Then the eyes of both of them were opened,and the yrealized they were naked;so they sewed fig leaves together and made coverings for themselves。”(他们两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便编制无花果树叶来遮掩隐处。)所以,在西方特别是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古典绘画和雕塑中,时常可见一些裸体人物的身上有一小片树叶遮盖下体。现代英语中的fig leaves用来喻指“遮掩隐处之物”或“维持体面之策”。
  可见,这些渗透着宗教色彩的典故熟语,其文化底蕴是如此之深厚,如果仅仅是望文生义、浅尝辄止,对其理解往往会南辕北辙,甚至闹出笑话。1970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重回北京,再访毛泽东。谈话间,毛泽东用了一个歇后语“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尽管斯诺粗通汉语,却还是把“和尚打伞”误译为“手执雨伞、云游西方的孤僧”。其实,在这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谐音歇后语中,“和尚”的语用意义正在于其特殊形象——“无发”(谐音“无法”),“打伞”的语用意义在于——无天,而并非语词的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斯诺的错误正在于此。
  
  三、神话传说
  
  人类在自己的童年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知识的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只能借助想象解释周围的一切。他们把自然界变化的动因归之于神的意志、习性和权力,并把自然现象加以形象化、拟人化,这样就产生了神话。古希腊文明是整个欧洲文明的摇篮,自然也深刻地影响了英语语言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许多清晰的“足迹”。难怪英国人把对某事一窍不通说成是“That’s all Greek to me”。那些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的典故熟语常常为缺乏相同文化浸润的异语读者所困惑。
  Pandora’s box(潘朵拉的盒子)是指带来罪恶、灾难、麻烦或不幸的事物。在希腊神话中,Pandora是主神宙斯命火神用粘土制成的第一个女人,当她下凡时,宙斯送给她一个盒子。后来她违背了宙斯的规定打开了盒子,结果把灾难和罪恶放到人世间,从此我们这个星球大乱,人们饱受战争、饥饿、罪孽、瘟疫之苦。Sword of Damocles(达摩克里斯的剑)出自古希腊一则历史故事。传说公元前四世纪西西里岛上的统治者狄奥尼修斯有个亲信叫Damocles,很羡慕帝王的豪华生活。为了教训这个觊觎君位者,狄在一次宴会上要他坐在国王的宝座上,猛然抬头,只见头顶上方有一把用头发悬着的剑,吓得战战兢兢、如坐针毡。这个熟语比喻“临头的危险或情况的危急”。Achilles's heel(阿基里斯的脚踵)中的Achilles是女海神提蒂斯的儿子,出生后被其母倒提在冥河中浸过,除未浸到水的脚踵外,浑身刀枪不入,特洛伊战争中所向无敌,后来帕里斯靠阿波罗的帮助用箭射中他的脚踵,他才病发而死。因此这个熟语指“惟一致命的弱点”。An apple of discord(不和的苹果)典出于古希腊神话,反映了众神对苹果的崇拜。传说厄里斯女神未被邀请参加忒提斯和帕里斯的婚礼,一怒之下,她把一个苹果扔在参加婚礼的众神之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苹果给了三个女神中最漂亮的维纳斯,结果间接地引发了特洛伊战争。因而这条熟语的内涵意义应是“争端、祸根”。若译成汉语,仅从字面上是看不出其内在本质意义的。
  同样,汉语中浩如烟海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等,也有相当数量来自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由于深深地浸润在汉民族所独有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中,也常令那些汉民族以外的人费解。例如“滥竽充数”、“刻舟求剑”、“愚公移山”、“四面楚歌”、“马后炮”、“磨洋工”等等这类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熟语在外国人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捉摸。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它们,仅靠字面意义理解或词典释义都很不够,必须将其置于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捕捉其背后那些看不见的信息,及时进行文化疏导。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