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创造教育视野下的课程管理策略

作者:杨 平




  创造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旨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型教育,因而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展。但是由于传统教育以知识为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在课程管理上仍然采用线性、固定、程序化的管理模式,使用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模式、统一考试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必须革新课程管理策略,以促进创造教育的实施,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创造教育内涵的厘定
  
  1.创造教育的内涵。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出发,对创造教育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把创造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或教育理念。这是从广义上对创造教育的理解,把创造教育作为与传统教育相区别的,着眼于未来教育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教育思潮或教育理念。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学无止境》中就这样理解:创造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希望,是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扬弃或升华。二是把创造教育作为一种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这是从中观层面对创造教育的理解。创造教育是根据创造学的研究,采用创造学所揭示的有关创造理论与方法,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一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活动的一种新型教育,旨在培养善于想象、富有创造力、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还有一种观点是把创造教育作为传授创造技能、技法的学科教育。这是对创造教育狭义的理解。
  以上是从不同层面对创造教育内涵的理解,由于研究者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其侧重点自然不同。把这三个层面对创造教育的理解综合起来,才是对创造教育内涵完整的理解。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开发人的创造力来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创造技能与技法的教育。
  2.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的目标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什么是创造性人才或者说创造性人才具有什么特质,这对理解创造教育的内涵和主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即创造力,它包括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两大部分,是智能、技能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主要由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三大因素构成。
  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主,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技能培训较多,但是欠缺和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塑造。因而开展创造教育一方面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开发,主要是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传统教育的课程管理在创造性人才培养上的弊端
  
  传统教育的课程管理强调线性、统一、秩序化的管理模式,使用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模式、统一教法、统一考试评价,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种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以显性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传统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只注重知识的传递与积累——主要是显性知识,重视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建构意义的能力。创造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创造性人格中的创造意识、自主性、独特性、探索性、挑战性等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单纯依靠显性知识的传授很难做到的,而更多依赖于相关隐性知识的熏陶和影响。二是教材统一、内容固定、教学模式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使用统一的教材,讲授同样的内容,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本身就缺乏创新精神;封闭的知识灌输缺少开放性、启发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统一的教学方法抹煞了学生的思维个性;教学时间、空间的模式化,使师生缺乏个性化的选择和自由。这种压抑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三是“教师中心”,束缚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控制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主体的地位被弱化。教师重“教”轻“学”,重“给”轻“悟”,学生习惯于被告知,而不是主动探询,缺乏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师生之间缺少民主、平等、自由的交往氛围。然而民主、自由的精神环境却是创造素质养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四是统一考试、单一评价抑制了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标准化考试只重分数不重能力;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以学生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其优劣。重视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难以关照到个体表现出的创造能力的差异,容易抑制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创新能力。标准答案使学生循规蹈矩,不敢标新立异尝试错误,致使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这种重“分数”弱“能力”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发现,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特点。
  
  三、实施创造教育的课程管理策略
  
  基于传统教育的课程管理强调统一、有序,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再现为目标,弱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等弊端,有必要提出适应创造教育理念、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革新的课程管理策略。创造教育的课程管理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考虑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与培养,是否符合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的课程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开发策略。在课程开发上着重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创造学教材的开发。目前我国的创造学理论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较为宽泛,研究成果没有成功地向可操作性方面转化。由于创造学课程缺乏充分的材料和理论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造教育的深入、全面开展。因此,一方面应加大对创造教育理论的科研力度,加快向实践转化的速度,用以指导教学;另一方面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开发创造学教材。在课程开发中要强调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课程开发的主体作用。二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隐性课程的开发。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除了通过专门的创造理论的学习,创造技能、技巧的培训之外,更多是在宽松、自由、适宜创造的环境熏陶下的,学校的校风、校貌、学风、教风、师生关系、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理念等等都蕴涵着创造教育的因素,因此,要重视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隐性课程的开发,利用环境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
  2.教学策略。针对传统教育课堂教学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第一,教学计划要有灵活性,把开发创造能力作为主线索,根据课堂情境和学生实际来确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科渗透来实施创造教育。第二,摒弃“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使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以问题为导向等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询。第三,运用具体的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常用的主要有情商策略,受教育者为主体策略,教学方法与创造思维、创造教法相结合策略,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相结合策略等。
  3.教师策略。实施创造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教育的意识和创新的人才观,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素质,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由教育的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其次,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扩展和更新知识,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提高自身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等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第三,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寻找创新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寻求教学模式上的突破。第四,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平等地与学生交往与交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见解,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4.课程评价策略。评价制度本身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创造性人才的质量和层次。传统课程评价注重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性,以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强调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手段,很少关注课程内容本身对学生的影响。而创造教育对学生评价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创造的欲望和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注学生创造力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实践的结果,因此,提倡使用过程性评价方法作为创造教育的课程评价方法。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过程性评价打破了传统课程评价难以对学生的非智力能力进行评价的局限性,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发现和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和增强,对创造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本刊略)(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