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关注农村落后乡镇初中教师的困境

作者:李晓明 薛桂英




  在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学界开展了很多义务教育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和推进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有一点很令人疑惑,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的实现程度。而义务教育的实施尤其以落后农村难以推进,我们在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学生成长之际,要不要关注农村落后地区乡镇初中教师的种种困境呢?乡镇教师占全国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落后乡镇初中教师也有很大的比例,他们肩负着向广大农村初中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那么我们农村落后地区乡镇初中教师,到底存在哪些典型的困境呢?
  困境之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学工作压力。教育理论与农村教学实践的脱节,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和思维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农村落后乡镇初中教师、特别是山区初中教师普遍存在观念僵化、知识老化和思维定势等问题。再加上农村落后地区的生活现实与新课程内容脱节很严重,由此就造成对教学法的严峻挑战。虽然有相关的教师教育,如进修、函授、培训等学习方式,但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学习方式和途径的形式化问题。真正对一线教师教学有指导和改进的东西不多,大都是一些枯燥的理论和不切合落后农村教育实际的理想化的构想。
  困境之二:贫困农村造成的经济压力。农村落后乡镇经济欠发达,教师的待遇本来就不高,但有的乡镇拖欠工资,甚至提出了“宁可拖欠乡镇教师的工资,也不拖欠基层行政干部的工资”的思路。除此之外,乡镇教师政策性工资补贴、奖金,往往更难以足额、及时兑现;还有一些乡镇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用物资来抵教师工资。于是,农药化肥、烟酒、茶叶瓜果、毛巾等都成了工资。为了将实物变成现金,乡镇教师不得不耗费精力、时间去销售,有的根本卖不出去。这都给教师造成了过重的经济压力。
  困境之三:地区落后造成的个人发展压力。身在农村落后乡镇的初中教师个人发展出路瓶颈一直难以突破。在职称晋升中明显的表现是名额太少,限制就十分严格,往往是要论资排辈,或者走“后门”,相对贫困的年轻教师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在工作调动的操作上,难度更是大,有的教师夫妻不在一所学校,就分居多年,多次向领导申请要求调动一下工作单位,但领导们的脸色、口气,让人看不到希望,有的教师甚至已经作好了辞职打工的心理准备;现在这些落后乡镇的初中教师女教师数量上升,据一位女教师讲:“我们英语组教学办公室只有两名男教师,他们正在谋划新出路,不然找对象就是难题,找农村的对象嫌知识水平不够,缺乏理解沟通,但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女同志公开宣称不找男教师。”因此有的男教师通过跳槽、下海等方式在流失。也有落后农村“男主外、女主内” 传统思想的影响,男同志更想获得好的发展前途,苦闷和流失表现较为明显。
  困境之四:工作和生活困顿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多落后乡镇初中教师都是大中专毕业,经济状况都不太好,专业基础也不强,工作压力很大,新课程改革后更是面临很大教育教学压力,有的教师因不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而出现心理焦虑,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还有的教师面对自己陈旧和不完整的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还有额外的拖欠工资,强行清欠债务等等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常常使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教师因心理压力过重,常出现郁郁寡欢、暴躁甚至神经质等症状。
  综上所述,落后乡镇初中教师的几大困境都不是他们自身可以克服的,既需要乡镇和上级政府政策的倾斜,法律保障,也需要学校集中力量帮助这些教师克服困境。我们认为需要社会和学校两方面共同进行以下努力。
  对策之一:维护教师权益。首先,维护教师的经济权益,面对落后乡镇教育中出现的这些繁多的侵害教师经济权益的现象,笔者认为,只有依靠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并加大实施监督的力度,来保障教师的权益。而教师本身也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勇敢地抵制那些侵害他们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乡村教师合法权益被侵犯的原因还与当前乡村教师很难实现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有关。按照《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诉。可是,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只是那些地方政府的下属单位,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这种教师的申诉制度实际上只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实施的一种制度,它缺乏一定的行政监督,对于普通教师来说,申诉制度只能是一种摆设。乡村教师不是一部只会适应主人要求的机器,他们应该拥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应有的人格尊严,这一切,都是他们应该拥有的基本的权利。其次,要维护教师的政治地位。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利用教师节,从多个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立体表彰各类先进典型,扩大表彰范围;在教师入党、人大代表选举及党代表名额分配、医疗保障等方面向一线教师倾斜,让教师体会到职业的自我实现感。
  对策之二:关注教师的经济地位。首先要关注教师的经济地位,让教师从经济困境中走出来。认真落实《教师法》中的有关规定,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让教师的工资水平逐年提高,把“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落到实处;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各种补贴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以抵御因物价上涨给教师带来生活实际困难的状况;取消一些针对教师而又不符合国家政策的收费项目。以安徽省为例:为确保乡镇教师工资按时发放,安徽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选择11个县(区)作为乡镇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试点。这样的做法就达到了提高认识、制定措施、明确责任的目的。
  对策之三:关注教师的发展。全社会都要关注教师发展环境的培育。要促进教师发展和素质提升,落后乡镇学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第一,学校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可以经常利用工会等团队组织,组织学术讨论、音乐书画会展、体育比赛等活动,修身养性,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让教师在愉悦中发展,并享受成功的快乐。第二,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让教师不断受到新信息的熏陶,可以形成学习小组,并使有限的网络资源得到利用。第三,建构发展性的评价机制,改变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错误做法,为所有教师提供展示独特才能的平台,自己培育优秀的教师。第四,对应聘教师的评价与选择,应更多地听取普通教师的意见,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代会的监督,增大教师聘用过程的透明度。第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学校要真正关心教师的心理状况,在课程安排等方面要注意不可为教师制造心理压力。
  对策之四:情感激励。情感激励是指通过创造一种美好、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情感需求,从而激发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情感激励就是对教师重视“感情投资”,热情关怀,信任不疑,注重营造祥和的心理氛围,使教师获得信任感,温暖感,从而激起工作积极性。首先,学校管理者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和爱护他们,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依靠对象和服务对象,他们就会觉得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学校的荣辱兴衰联系起来,心甘情愿、心情舒畅地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学校的兴旺而努力工作。其次,要求学校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创建高品位、高格调校园文化,把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渗透到统一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中去,使“校兴我荣,校衰我辱”成为教师的共识。当教师的情感需求完全融入学校精神时,就会产生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 曲向阳,罗力.乡镇教师受刁难军心不稳.职业技术教育,2000(18).
  [2] 钟晓玲,阎礼.乡村教师权益谁来维护.时代潮,2004(20).
  [3] 李东斌.教育教学工作对山区农村中学教师身心健康影响之研究.2004(5).
  [4] 张永颜.怀远县统发乡镇教师工资的做法.预算管理与会计,2001(12).
  [5] 廖娅晖.农村中学教师需要及激励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l1).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