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论后现代主义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作者:何耀云




  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教育理念,它既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的教育的追求,也体现了国家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追求,从官方至学校,从公众到家长,都对素质教育充满了美好期待。各级领导和许多学校也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能把素质教育真正推行下去,从根本上革除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其实,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理念,它的实施和发展与现实发生一定程度的背离是不足为奇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素质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似乎困难重重,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校还在狠抓升学率,应试之风并不见弱,择校浪潮反趋更烈,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似乎已经与现实发生了断裂。为什么素质教育的实施会如此的艰难?一些人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种种改革措施,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在目前,这种断裂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家长的教育观念在目前的条件下很难转变,新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存在困难,目前,政府还无法做到均衡教育资源,以中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不分城市和农村、不顾高度发达地区和极为落后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加大政府的投入,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素质教育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不能要求教育资源分配完全的均等化,这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事实上,教育的资源配置是一个将有限的资源、资金如何分配到每个学校的问题。因此,合理和可行的策略应该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近似的区域内,努力追求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此外,改变“学历崇拜”的人才观并非易事,作为人才选拔机制的高考制度一时之间难以改变。这一系列问题使素质教育产生断裂。
  目前,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与现实发生了断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断裂是不可避免的,要想让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的目标存在许多的困难。既然如此,那么素质教育还能实施下去吗?让我们从后现代的角度来思索一下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它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教育目的的确立
  
  现代教育所期待的是一种精英教育和完人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这种教育目的的缺陷,可以说,这种教育目的观也是素质教育遇到挫折的原因之一,透过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我们可以发觉它对重新认识教育目的的影响价值。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确立教育目的就是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那么,如何看待这种设计活动呢?以后现代主义的眼光来看,任何宏大设计及其必要性都是值得怀疑的。因此,他们认为,作为现代性宏大设计和元叙事的一种类型,精英教育和完人教育的目的观是难以实现的。其实,宏大设计往往由于其过于宏大或泛化,而在教育实践中难以操作,相应的教育目标也难以达成。当然,从另一种视角看,不作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设计,是视野更为开阔的、开放的目的观,但是教育本身是一种自觉、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不仅影响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而且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影响着整个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发展,因而设计一定的教育目的是必须的,漫无目的也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其次,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要放弃对共识的迷念,尊重误构。也就是说,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非要在整个社会达成一定的共识是没有必要的,毕竟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而且每个人对教育的认识也不同,强求统一也许会阻碍教育的发展;同时,即使达成了一定的统一,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目标,也应该允许这种目的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不应该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模式。
  
  二、中心消解,对教学观进行重塑
  
  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想大多采用的是封闭式的观点,一种通过焦点集中,传递和传输知识的观点,传递界定了教——学的过程。这种方式使得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束缚,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没法让学生的素质,比如说创新的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无法得到完全发展的原因之一。从后现代的视角,我们可以对这种课程观进行反思,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一种新的后现代的课程观。
  首先,这种课程观强调自组织。自组织隐含着对人的内在力量的信念,相信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重要的、为其发展提供目的的和指向的力量。它们与情境相互作用,为个体的成长提供开放的途径。对自组织的认识就需要我们对课程、教师、学生的关系作出新的假定。在师生关系上,传统课程中的“教师中心论”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学生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个体的探索和体验得不到重视。而后现代主义者否定任何中心观点,厌恶师生关系中的对立和压制,主张一种开放性、公平性的对话关系。
  其次,这种课程观在本质上是建构的。课程不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由课程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作用构成的。课程不是封闭的、固定的,而是开放性的、可调整的、随活动情境而变化的。
  再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建立新型的课程观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再将教师作为唯一的中心;其次,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逐渐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使得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和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能够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树立新的学生观
  
  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视察今天的教育,我们发现学生观的更新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首先,就是要做到将学生看作成长中的独立个体,做到以人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科学理性的主宰下,在现代教育中,儿童因其身份地位,已经成了牺牲品——被看成可以与社会隔离开来的现象,可以供人研究,被人操纵,以服务于预定的社会目标。儿童完整的生活被割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日常生活的世界和教育的世界。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中,这种割裂将使儿童脱离社会。但是儿童也是一名社会成员,尽管其“社会化”程度还不高,但他仍是社会中的一分子,生存于社会中,受社会诸多关系的影响。儿童有其自然的生长进程及社会化历程,是不能简单地作为一个客体而加以操纵的,更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标准塑造儿童。我国素质教育失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其次,要坚持差异的平等观。后现代思想体现了对平等的一种新的认识。一般来说,平等有两种层次。一是同质的平等,即使用同一的标准要求和评价多样性的对象,比如说让不同的学习者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按同一速度学习同一的内容,并且以同样的标准考察和评价他们。这就使得那些最能表现人的多样性的方面如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方面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或被有意识地加以限制了。二是异质的平等,即使用不同标准评价不同的对象。这种差异的平等观承认和保护学习者的丰富多样性,这种观念更能体现“公平”的含义,而且使得受教育者的发展具有了多种可能性,是多方向的、可选择的,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平等观。
  
  四、提倡批判、反思,注重创新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提倡一种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可以说,后现代就是在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后现代也推崇创造性的活动,毫无疑问,这两种视角对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在推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校长和教师能够不断地进行创新性的活动,新的先进思想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才能够克服已经存在和不断出现的困难。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及创新精神。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着重继承和传递已有的文明成果,过分注重授受,忽略了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创新要求,因而也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下面这个事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据《文汇报》2002年4月24日报道,又值大学生设计并完成毕业论文的时期,图书馆内学术论文期刊有1/3惨遭毒手,不是被撕就是被藏,与此同时,许多论文网站的访问量直线上升,一个仅运行两个月的网站,点击数竟已高达5万次。
  
  五、结束语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校长和教师要不断地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在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校在困境中取得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及创新精神。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才能被不断地相互激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从后现代主义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启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弥补素质教育所面对的断裂的希望,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素质教育走出目前的断裂。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