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复杂性思维视阈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作者:侯爱荣




  复杂性思维是关于复杂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复杂的、互相联系的、动态的一种过程,这种思维方式的兴起有着错综复杂的渊源。
  
  一、复杂性思维源起的时代条件
  
  1.复杂性思维的缘起是时代的呼唤。始于二战后的人类社会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带来人类社会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危及世界的全球性问题。这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依靠原有的思维方式是无法解决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赖于其他问题的解决,而解决问题靠传统的分科学科是无法做到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复杂性思维方式应运而生,它指导人们用复杂的、非线性、非静态的、整体的、联系的方式来看待我们的世界,以一种新的复杂的认识论方法来重新审视世界,对于我们解决我们时代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2.复杂性思维与后现代思潮是同一个时代母体中孕育的不同个体。复杂性思维与后现代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都是对现代性进行批判而产生的,是现代性的反叛和超越。它们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同样的价值目标取向,都反对简单思维模式下社会、人的异化以及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下人类对自然的毫无节制的蹂躏和开采。但它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复杂性思维是从横断科学层面提升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而后现代思潮则是在哲学、文化、社会学甚至宗教等层面对现代性反思、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
  3.复杂性思维的兴起与科技革命的发展是结伴而行的。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兴起是对传统的简单思维方式的反叛。虽然以这种思维方式为主体的现代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这种简单的、原子式、机械的方法却遇到了它无法解决的问题。复杂性思维正是为了克服这一困难而产生的。20世纪40年代兴起了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70年代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超循环论等现代系统科学。与此同时混沌动力学、分形理论、孤粒子理论等非线性科学兴起。这些科学的出现有一些共同的特色,就是以研究复杂性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所以在科学界引起了一场“复杂性研究热潮”。复杂性科学是本世纪新兴的一门科学,在哲学的层次上复杂性科学带来了新的思维范式的转换。
  
  二、复杂性思维的特征
  
  1.自组织性。是复杂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时所表现出的内在特性。无论自然现象还是人类社会现象等复杂性现象,都是由无数的自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人为的控制、策划与组织因素,是自发的、自我形成的过程。
  2.非线性。非线性是复杂系统演化的外在特征,是与简单思维方式下的线性特征相对而言的。在简单思维方式下的线性特征是指事物的发展是直线型的,有一个什么样的预设前提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可能后果。而复杂系统中的非线性是指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事物是由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这些多因素、多层次的事物的发展是呈曲线状态的。
  3.混沌。混沌是复杂系统在演化道路上的表现。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仑兹在一次天气预报的实验中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弱变化会引起结果的巨大反差。自然世界的物质活动与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都存在数不胜数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变量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动力结构,因此,事物的运动是复杂的、联系的、非线性的、多向建构的动态发展过程。
  4.不可还原性。传统的分析方式认为事物是由无限可分的原子构成的,只要研究了原子的结构和成分,就能知道整体事物的结构和属性。而复杂性理论认为每一可分的原子都有自身的属性和结构。原子合成的整体并不具有原子的属性,而是一个新的属性的事物。
  
  三、复杂性思维方式下我国当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课程改革是这次新一轮的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而教师角色则是课程实施过程的核心,再好的课程设计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入细致的领会,课程改革最终也是失败的。所以在我国当前新一轮的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这次改革之中更好地胜任自身的角色,必须进行思维方式的转换,将原有的机械的、原子式的、预定的、简单的思维模式转向复杂性思维模式。只有在复杂性思维模式下,才能更好地体验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课堂的生命活力,只有在这一思维方式的引领下,教师才能更好地在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中不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更应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从客观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生成过程的引领者。在传统的简单性思维方式下,教师是课本的忠实遵循者,教师的主要角色就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以机械的、灌输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
  复杂性理论认为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社会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人作为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生命体,显然有着复杂性的显著特征。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着的生命体同样也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他的成长过程是复杂的、非线性的、不可还原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触动,都可能影响到他一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不可还原的过程,是混沌、是突现。并且要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生长着的生命个体,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尤其学习的过程更是如此,教师的角色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如何引领学生向更正确的方向发展。
  2.从学科型教师到通识型教师。既然传统的简单的思维方式认为世界是由简单的可以分离的原子构成,那么对于世界的知识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体系,从不同体系的角度来研究世界的表象,然后再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关于世界的整体的规律,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在课堂教学中的课程知识就可以分科的形式进行。这种分科教学模式的直接弊端是使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成为单子式的教师,只知道本学科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则一无所知,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合作与沟通。这种教师角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社会中单子式的个人,远离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只能是经济社会的工具。
  复杂性理论认为自然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作为生活在其中的生命个体的人更是复杂的,人不仅仅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更是意义的、心理的、精神的、有价值观念的、有生活体验的生命个体。所以人的知识也应该是完整的,而不应该是“箱格”化的。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自己学科的行家里手,而且更应该是通识型的。
  3.从单一型教师到综合型教师。自笛卡尔以来,世界就被分成主客对立的两个方面,受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传授的权威者,而学生是知识接受的被动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客二分对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身份,至于学生的需求、情感及心理的变化,都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无关。教师与学生只是这种单纯的教与学的封闭关系。
  复杂性理论认为每一个人的生命系统都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开放的系统要求它的更高层次的系统进行多方面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身系统的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每一系统在自身的内部都有自我组织、自我调整的能力,以保持自身向更高层次演进和发展。更因为混沌效应,也就是说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每一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并且给以后成长带来无法预计的有害后果。学生作为一个自组织的系统,他不仅与教师进行着系统的交流,而且还要与社区、家庭、朋友以及社会中其他的因素进行着系统的交换。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是学生学习生成的引领者,更应该是学生生活的指引人。所以教师的角色应该是综合型的。
  4.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的双向互动角色。从课堂教学这个系统来看,教师与学生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应是平等的,都是一个有着非线性、不可还原性、自组织、自我调整的生命个体。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知识的生成者;学生也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知识的生成者。教师也是教师学生,学生同时也是学生教师,更能体现出课堂中的教学相长。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相互开放、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系统才能更加具有生命的活力。复杂性理论认为,封闭的系统是无法存活的,只有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这种理论要求不仅教师与学生之间,而且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必须保持合作与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健康成长。传统的师生对立,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教师角色必须转换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的双向互动的角色,只有这样课堂才能重新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