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地理学科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作者:赵宗彪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生态行为规范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延伸。地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社会和自然,树立起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地理学科蕴含的潜在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这有助于生态意识行为规范的生成和发展,从而提高生态意识教育的质量。因此,要注重地理活动中生态意识教育因素的开发、利用和整合。
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宣传、护绿行动、环境监督等活动,使学生树立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思想。如社区活动、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也可以利用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植树节、无烟日、水日等开展地理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大街小巷,开展环保知识、法律宣传教育和创建绿色文明社区、绿色生态城市等活动;开展清除白色污染、保护母亲河、植树种草、认养绿地等义务服务;通过动员群众反对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通过协助环保部门开展有关环境状况的调查、统计工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状况,增加责任意识。努力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之中,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这是学生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公众倡导生态意识的同时,自身的行为规范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总之,生态意识的培养既需要认知类的教育资源,也需要活动类的教育资源。地理学科只有把课堂教学和地理活动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生态认知和环境行为的协调发展,才能生成完整的生态意识。
(责任编辑孙海燕)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