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英语学习成功者学习策略研究

作者:郑秋萍




  一、引言
  
  对优秀语言学习者(Good Language Learner)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二语学习策略早期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ubin(1975)指出,研究语言学习成功者,是一种行之有效地判定语言学习策略如何影响语言学习的方法。策略一旦得到确认与证实,并能以此培训语言学习欠成功者,对于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作用。Nunan(1991)也认为目前的大部分二语学习策略偏向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出语言学习成功者的特点。
  Rubin(1975)通过录像观察成功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归纳出成功语言学习者的七个特征:(1)主动、精确的猜测者;(2)具有强烈的交际欲望;(3)不受拘束;(4)除注重交际外,也注重语言形式;(5)操练,寻求交谈机会;(6)监控自身及他人的言语;(7)注重意义。Naiman(1978)等研究人员凭借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对34名语言善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总结出语言善学者的五点特征:(1)积极、主动地参与;(2)把语言作为系统;(3)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和交往的工具;(4)控制情感因素;(5)监控二语表达内容。Reiss(1983)比较18个高分者和18个低分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发现成功语言学习者具有以下特征:(1)学习任务明确;(2)不断寻找意义;(3)了解自己并且知道如何内化信息。
  在国内,傅政(2001)对二十年来二语学习成功者策略研究进行了探讨,提出二语学习成功者构成要素模型。韩梅等运用(2000)个案研究方法调查了一位英语学习成功者,得出了合适的语言学习策略有助于英语学习的结论。文秋芳(1995)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比较了一名学习成功者和一名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发现成功者对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没有偏废;既重视语言的形式,又重视语言的意义;能有意识地尽量避免使用母语;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过程。然而,西方大部分的研究是基于西方的语言学习者,且样本有限,对于占世界外语学习者大部分的中国学习者涉及较少,因此我们不能确定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否适合在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的中国学习者。其次,目前国内的研究多局限于省、部属重点大学的学习者,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水平相对落后的地方性院校的学生鲜有研究,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否适用于国内所有的外语学习者尚待进一步验证。再者,就研究方法而言,国内的绝大部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正如文和王(2004)所指出的:“从本质说,问卷调查只能提供描述性数据。此外问卷调查结果还有效度问题。它只是学习者自我报告策略使用的情况,与学习者实际使用策略的情况,不一定完全一致。这种自我报告的描述性结果在策略研究的起步阶段很有价值,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只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上就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个案研究或者混合法(问卷加访谈或问卷调查加个案研究),从深层次上考察学习策略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鉴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拟运用问卷调查加个案研究加访谈的方法从深层次上对广西一所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都相对落后的普通院校的英语专业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行调查,及对一名英语学习成功者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学习成功者的特点,以期对英语学习不成功者及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差异在哪里?(2)英语学习成功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研究对象
  根据2004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从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四年级235名学生中,挑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成员各15名。把235名学生的成绩由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得分前15名的学生为高分组成员,得分后15名的学生为低分组成员。高分组的平均成绩为68分,最高分76分,最低分65分,标准差:3.27;低分组的平均成绩为34分,最高分39分,最低分21分,标准差:4.49。
  参加个案研究的学生是小李。他是高分组成员之一,是2004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第一名。
  
  3.调查工具
  (1)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调查问卷,主要调查被试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专四成绩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Oxford(1990)的学习策略量表(SILL)。该量表包括PartA、B、C、D、E、F六部分,分别测量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共504x项。问卷采用liken五点量表记分法,即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到“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五个等级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情况的选项。
  (2)英语水平测试。本项研究的英语水平测试采用2004年的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试卷。
  (3)英语学习策略访谈提纲。为了使本研究更加深入、全面,以问卷内容为基础,编制了学习策略访谈提纲,对一名英语学习成功者进行访谈,详细了解他在英语学习中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
  
  4.数据收集和分析
  问卷调查于2005年12月进行。所有问卷由笔者亲自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后立即交回。结果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的数据由人工输入电脑,运用统计软件SPSSl2.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分组和低分组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
  对学生进行访谈时一一做了较详细的记录,并把访谈内容进行整理,为定量研究结果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调查结果
  
  1.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分组在各类策略的使用频率上都高于低分组。两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和补偿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高分组比低分组更经常使用这四类策略。两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上差异最显著。高分组使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频率远远高于低分组。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学生在情感策略和记忆策略的使用上无明显差异,即高分组和低分组都不经常使用这两类策略(见表1)。
  
  
  2.个案研究结果
  小李是2004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第一名;是2004年第八届全国英语辩论赛华南赛区优胜奖获得者;2004q~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广西赛区二等奖获得者;被玉林市政府抽调为首届玉林市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会担任翻译;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A级证书;大学四年的专业综合测评成绩均在年级名列前茅。为何他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为了详细了解他是如何学习英语的,笔者对他进行了访谈,以下是经过整理后的访谈结果。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