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作者:张晓红




  一、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管理思想:由一元化走向综合化
  
  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人本主义”、“主体性”思想以及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具体地说,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思想的内涵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促进全体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是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2.学生发展的质量是衡量班级管理工作的根本标准。
  3.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和成长的客观规律是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点。
  4.学生的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过程的最重要方面。
  5.学生在管理诸多因素中处于主体地位,其他所有因素都是为学生发展这一根本目的而存在、运转和发挥作用的。管理目标的确定、管理过程的实施、管理方法手段的使用、管理绩效的评价等都必须以学生为核心进行运作。
  
  二、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基本认识:转变思想,树立四种意识
  
  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要实现管理观念的根本转变,树立新的管理意识。
  1.在管理的功能方面,树立主体意识,由重视外在的控制转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2.在管理的目标方面,树立整体意识,由强调组织目标转向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统一管理。
  3.在管理的内容方面,树立人本意识,由以事为本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班级各项事务绝大部分都是由学生及学生干部来完成的。因此,重视事务的管理而不重视人的管理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4.在管理的措施方面,树立民主意识,由集权管理转向民主管理。民主制度是最能发挥人的积极性的制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该由集权管理转向民主管理,并进而将民主管理制度化。
  5.在管理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由日常事务的维持性管理转向创新性管理,注重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创造性,创出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措施。
  
  三、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目标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
  
  确立目标既是班级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学生发展的前导。因此,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构建应把人的充分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班级管理应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大目标下,充分考虑知识与情感的领域,注重知识、智慧、价值观、审美观等目标。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的人格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激发创造意识、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个性的发展。
  班级管理目标应包括组织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两部分。
  1.正确处理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关系,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组织目标是个人目标的综合和概括,个人目标包含在组织目标之中,组织目标应该为个人发展目标服务,为个人发展目标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创造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条件。
  2.充分发挥学生在树立目标过程中的主体性,增强学生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和支持。组织目标的确立要避免由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应在发扬民主的前提下,在充分了解并结合个人目标,求同存异,在针对班级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通过酝酿、讨论,统一意见,最后由班主任或班委会代表全体学生提出。这样,使组织目标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目标的指向,而且有利于学生将组织目标内化为个人发展目标,从而产生内在的、自觉的激励力量,促使学生和干部为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战胜困难,克服障碍,解决问题,提高管理的绩效,实现管理目的。
  3.合理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实现目标。引导学生将发展目标具体化为发展指标,使学生将目标与具体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将目标落实在行动上,为一步步实现目标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4.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实现管理目标创造良好条件。学生最重要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因此,班主任要能够为发挥学生的各自潜能、优点和长处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出谋划策;班级管理要服务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熟,就应该为实现班级组织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提供指导,并创造精神的、氛围的、方法的、物质的等全方位的条件。
  
  四、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本位状态:从固定化转向灵活化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人们往往把它当作物化了的固定格式。但是由于班级管理过程是动态的、活化的过程,固定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套用难以实施。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层次性、交互性等多种特点。赋予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以创造色彩,将固定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转变为灵活化的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1.从学生入学之初,就向他们讲明关于干部任用的原则和目的,即实行竞选轮换制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组织管理才能。当干部既是为班级服务、实现集体目标又是培养和锻炼自己、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要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没有当干部时注意向干部学习,配合好干部的工作,引导大家去关心他们,支持他们,理解他们,为他们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当了干部之后要尽心尽力,努力锻炼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能,做好工作。
  2.调配好干部队伍的结构。刚开始,选择组织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指导他们做好工作,为其他学生作干部当好榜样。以后,经过广泛动员、个人自荐、民主选举等程序,在竞选的基础上选用几个有经验的干部带领几个新手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对新手进行培养和锻炼。如此循环往复,使全体学生都有锻炼和受到培养的机会。
  3.班主任要加强指导和管理。在班干部选定之后,班主任应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培训。通过讨论协商,对他们进行明确的分工,理清协作关系,让他们了解各自的权限和职责,掌握各项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新手上任,必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班主任还要在一段时期内对他们的具体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但是,对班干部放手使用并不等于放任不管,班主任要负起督导作用,加强管理,班干部应当在各方面比一般学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强化服务意识与协作精神。
  实行班干部竞选轮换制,会对班级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达到了管理目标的要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
  五、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过程设计:从维持性转向创新性
  过去,班级管理的过程主要限于学习管理和纪律管理,是一种被动防范式的维持性管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实现对学生的维持性管理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全面发展创新性管理转化,需要实现以下方面的转变。
  1.从以班主任为中心,转换到以学生为中心;
  2.从自上而下的线性管理,转换到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发现、探索、体验的民主化管理;
  3.从一体通用的标准化“生产”,转换为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管理;
  4.从班主任对学生的单向管理,转换为师生共同参与、民主平等的交互性管理;
  5.从学生被动接受管理,转换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全员管理;
  6.把学生从痛苦乏味的被管理转换为愉悦有趣的人生阅历。
  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过程机制的主体是全体学生。班会是班级最高权力机构,负责讨论解决班级重大事务,全体同学都可以通过会议参与班级重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通过班级计划和常规的制定和落实,让每位同学都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职责;理解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同学之间、个人与班级之间、班级与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班集体观念。通过同学之间、群体之间的相互督促、竞赛,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班会由班委会召集组织,班主任可根据情况适度指导。这样,真正实现班级的全员民主管理,并把参与管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愉悦而有趣的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六、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评价构建:从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班级管理效果的评价,要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呈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将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学习的知识、技能、态度体验、价值观以及过程、方法等统合起来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将学生的发展、班主任的发展以及班集体发展的评价融为一体。在评价方式上,无论是对表现好的学生或干部的表扬还是对表现欠佳的学生或干部的批评,都应该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鉴定功能,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发展的功能,—切从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以促进全体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孙晓雯)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