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对现阶段学校图书馆建设的理性探素
作者:张彩玲
一、更新观念,认清图书情报业的发展趋势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工作上水平,思想要先行。学校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宝库,理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进程,使之真正成为全校的科学研究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为此,在学校图书馆建设中,我们应当牢固树立“利用第一、质量第一、资源第一、软件第一、服务第一”的观念,根据图书情报业信息网络化、资源数字化、馆藏虚拟化、管理智能化、手段自动化、服务个别化的发展趋势,以现代人应有的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全局观念、创新观念和信息观念,努力做好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标引、检索、查询、导航、传播、推广、下载、利用等系列化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借阅率、周转率和利用率,使图书馆资金、馆舍、馆藏、设备、人员的使用合理化、高效化、优质化,实现人、财、物力配置最优化,增强学校图书馆的竞争力,使自身优势得到发挥,体现“三个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二、制定规划,确保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新世纪头五年,正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五”计划实施期间。为了使学校图书馆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学校的整体建设同步发展,各学校应制定图书馆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新世纪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整体目标、工作方针、发展原则、主要任务和根本措施,确保学校图书情报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在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同时,更要拟订年度工作计划,使规划中带有战略性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通过计划的战术性方法、途径和手段,得以实现、完成和落实,保证图书馆硬件和软件建设的长期性和连贯性,从而保证学校图书情报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规划,对上可引起校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对下可起到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使全馆人员看发展有奔头,干工作有劲头,达到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目的。
三、盘活馆藏,提高现有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各学校图书馆几乎都存在一个现有馆藏信息资源内容陈旧、观点过时的问题,大量图书资料变成了旧书、旧报、旧刊,堆放在库房里,占用了大量的馆舍和书架,成为积淀馆藏。多年来尘封光蚀虫蛀鼠咬,很少有人问津。只有对它们进行再生性加工处理后,才能重新加以分类检索、导航检索、全文检索和文本摘录,作为历史资料保存与查询。不然的话,这些积淀图书资料将成为废纸一堆,造成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财富的极大浪费。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再生性加工处理,提高其二次利用率,使“死书”变“活书”,“冷库”变“热库”,变旧为新,变废为宝。
同时,对新采集的信息资源,也应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半衰期,预测其使用寿命,提前采取措施,做好其老化后的“安置处理”工作。从事物发展规律来看,凡是图书资料都有其固定的使用周期,只不过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其平均半衰期呈现不断缩短的趋势,我们在分析信息资源的使用寿命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做好前瞻性预测工作。
四、提高档次,优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
随着近几年来学校的扩招,图书资料经费不足与信息资源需求量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与尖锐。但是,在当前学校大发展时期,图书馆要想争取到更多的资金,确实是件难事。为保证图书馆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避免大起大落,我们在做好图书馆旧资源改造、更新与利用的同时,对新资源建设要有新思路、新措施。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目前主要是搞好四个结合:一是新资源与旧资源结合。旧资源是基础,是主体,新资源是补充,是支柱,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能有了新的,就丢掉旧的,也不能有旧的,就拒绝新的。只有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最有效地、最充分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二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结合。数字图书馆是在继承和吸收传统图书馆长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图书馆又必须借助数字图书馆先进的技术与手段,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优势互补,各显神通,共同发展,共同提升。三是图书馆与网络中心结合。在行政建制上,可以采取将学校网络中心挂靠在图书馆的做法,网络中心主任兼任图书馆副馆长,受图书馆馆长直接领导,两块牌子,一个实体。这样两个机构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整个学校的信息资源建设,避免两张皮和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统筹兼顾校园网与图书馆主页以及校区图书馆(分馆)之间的关系和网络化管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以便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进程,实现数字图书馆进教室、进宿舍、进办公室、进家庭。四是电子出版物和印刷出版物的结合。印刷出版物便于内部流通、外部借阅和公共阅览,并且符合人们的传统阅览习惯,这是它的优势。但是由于受经费不足的影响,复本数量有限,在单位时间里的借阅范围和利用率太低,占用馆舍过多,且也不利于保存,与信息时代不相适应。电子出版物的出现,有效地克服了印刷出版物的弊端,为信息资源的出版、发行、采购、分类、编著、检索、查询、下载、利用等带来了便利,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提高了其利用率。但是,由于其本身及利用时所需技术设备价格昂贵,目前推广和普及比较困难。采取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出版物两者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则可达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只有通过以上“四个结合”,实现文献资料在数量、质量和种类上的合理配比,才能达到优化信息资源配置的目的。
五、加强培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学校图书馆建设中,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们队伍中存在的“三多三少”(女同志多、工人多、老弱病残多,高级职称的少、高学历的少、专业学习图书馆学的少)现象还比较严重,很不适应新世纪学校图书馆建设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的需要。从当前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亟需提高我们这支队伍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全面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理论和思想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等。为此,应当把图书馆职工培训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和有计划组织培训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途径,来逐步改变这支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使之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首先,应把提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摆在首位,组织大家系统地学习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图书馆管理学等有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并结合个人的岗位工作,不断增强业务技能,做到“干这一行,钻这一行,懂这一行,会这一行”。其次,根据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需要,敦促大家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全息处理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以及PC机原理、DOS系统、WINDOWS网络知识等,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最后,根据对外开放和馆际交流的需要,还要求大家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笔译能力和听说能力。这样,我们这支队伍才能胜任工作,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部队”变为“作战部队”;从传统的图书资料“保管员”、“出纳员”变为信息资源的“咨询员”、“导航员”;变“为他人做嫁衣裳”为“为学校教学科研保驾护航”。
六、完善服务,解决图书馆“有为”与“有位”问题
关于学校图书馆“有为”与“有位”问题,已争论多年未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加强管理,完善服务人手,围绕“外树形象,内强素质”这一中心来抓馆风建设。“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是我们图书馆的座右铭,“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学生”这又是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宗旨。新世纪学校图书馆建设,不但要求拥有一流的馆舍、馆藏、技术、设备等,而且更要有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完善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职能,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调整服务方向。一流的服务,来自于一流的管理,图书馆管理的内容很广,涉及文献资料和信息资源的管理、馆舍设备的管理、经费人员的管理和读者管理等。概括起来就是人、财、物三大管理,其中人的管理最为重要,因为在一切因素中,人的因素第一。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来调动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依法治馆,以德治馆,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内外环境。
(责任编辑付一静)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