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摭谈

作者:周志红




  1.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为学生所理解,也就是说,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所提的问题如果太容易,学生不经思考就能回答,就没有理解的必要;相反,所提的问题如果太难,学生经过努力也不能回答,也就没有理解的可能。因此,在对话教学理论下教师所提的问题应有一定的理解性,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
  2.师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解的过程。这里的理解不是指双方要达成某种统一的思想和一致的意见,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妥协与复制,而是要达到一定程度的共同发展,达到视域的融合,达到知识意义的建构,对此巴赫金曾指出:“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相信有可能把不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但不是汇成一个声音,而是汇成一个众声合唱,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真正的个性,在这里都能得到完全的保留。”其实,对同一文章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也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文章意义的多义性是来源于文本的开放性,因为每篇文章都是一种开放的“召唤式”的结构,其蕴含的空白本身就具有多解性;另一方面,每个读者的生活经历、认识结构、阅读经验等各个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并且阅读时读者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特定的视角去理解和阐释文本,对同一文本出现不同的理解这也是必然的。因此,教师提问切忌以自己的观点或教参的答案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尊重并认可学生合理的个性化的回答,允许他们有不同于教师和教参的理解,不拘泥于作者的原意,答案可以丰富多彩,不求答案的完全一致,只要他们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但是,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保护他们回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要公正地评论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世界观、审美观等各方面都有不成熟的地方,对事物的看法难免会肤浅,有时甚至会出现偏差现象,此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与点拨。
  总之,对话理论观照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的单向活动,同时也还包括学生向文本质疑、学生向教师提问、学生向学生提问等多向互动过程。在对话型语文教学中,师生借助提问实现主体间性的对话,通过对话各主体最终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发展和视域的融合。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关燕云)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