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论目标管理在毕业实习中的运用
作者:庞 飞 周鸿勇
一、毕业实习的现状及其制约“瓶颈”
1.学生对毕业实习重视不够
学生对毕业实习的目的和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机会,而把它看作放松休闲的大好机会。现在很多实习单位没有建立实习制度,没有仔细考虑过对实习生的安排、使用等问题,使得学生们在单位里的身份很尴尬。不少单位还抓住暑期学生们实习心切、不计报酬的心态,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做一些较为简单、反复的工作,导致学生所学的无处用,在实习中什么都学不到。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学生是否参加过毕业实习,导致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对就业影响不大。所以学生在毕业实习中缺乏应有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对毕业实习重视不够。
2.毕业实习管理机制不健全
尽管各校在毕业实习管理中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没有建立一整套关于毕业实习的管理制度和相应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通常是强调过程管理有余,实施目标管理不足,管理制度规范职责不明确。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实习管理较为松散,毕业实习的管理全凭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学校在实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对离校实习的学生不加以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有放羊现象存在,达不到实习教学的目的。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要求没有相关的制度加以规范,有相当部分毕业实习没有大纲,只有简单的几项实习内容说明;有些毕业实习虽然有大纲,也只是由具体负责的教师自己编写,没有经过一定的审定程序。管理机制建设跟不上毕业实习的现状,毕业实习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3.毕业实习学校、企业、学生之间存在沟通瓶颈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是毕业生的技能构建和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别,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与就业岗位衔接不上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学校只遵循教学培养计划安排毕业实习,没有有机的结合社会市场需求调整毕业实习内容和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学籍在学校,其行为由学校负责,用工保障系统无法对学生的用工安全问题进行担保。同时对于企业来说毕业实习无法保证其用人的长期性,难以引起他们的重视。第三,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向学校和指导教师反映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在实习中到知识和技能,对实习产生厌倦。
4.毕业实习考核随意性大
毕业实习的考核问题。一些院校还没有建立规范的毕业实习的考核办法,或没能真正落实。对毕业实习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在评定实习成绩时缺乏合理、科学的考核和评定办法,实习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特别是分散实习让学生自找实习单位,导致实习成绩总体偏高,学校在后期的平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一定的公平、公正。极少有学生毕业实习不及格,更不会因毕业实习不及格而毕不了业。学生本身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又没有必要的压力,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把毕业实习当成一回事,实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目标管理在毕业实习管理中的运用
1.建立毕业实习目标管理体制
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是一种以人为本,集行为科学、管理学于一体的管理体系,目标管理的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在毕业实习管理中要建立毕业实习目标考核制度、目标奖惩制度、目标管理实施条例等组成的毕业实习目标管理体制。制定《毕业实习管理制度》、《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及《学生毕业实习守则》等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学校《毕业实习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制订相应的毕业实习考核及成绩评定的实施细则。编写毕业实习大纲和毕业实习指导手册。为了保证质量,编写的大纲、指导手册等应经过一定的审定程序,制定的实施办法和工作程序也需经过主管部门的认可。
毕业实习目标管理体制要适应毕业实习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许多新的阶段性要求,毕业实习管理工作能有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地调整扩充自身目标,协调好与外部要求的关系,建立相应的目标调节机制。指导教师应根据毕业实习大纲,结合实际进行毕业实习指导,使毕业生向创新型、应用型方向发展,针对毕业实习指导方法和技术改进进行实证研究,作出相应的计划与总结。
2.以就业为导向,有机结合学生、企业、学校的毕业实习目标
转变毕业实习只是去受教育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有机结合学生、企业、学校毕业实习目标。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实习这一渠道发现更多的人才,实习和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毕业后可以相互选择,实习作为有价值的岗位培训。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目的是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就业增加砝码。对进行毕业实习的学生而言,除了被动的接受教育的一方面外,还有可以有能力主动为社会服务的一面。学生是一种人力资源,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培养人的目标是对社会有贡献、能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通过学牛就业来实现。企业接受毕业实习目的是把实习生看作潜在资源,在此期间加强实习生的实践经验积累,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通过实习来考察应聘者,并从中筛选到自己满意的员工。
实施大订单培养模式,高校主动建立与毕业实习单位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构建一种双方互动的长效机制。在有利于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界定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收益,深入研究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状况,吸引用人单位(特别是有代表性的、人才容纳量大的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不降低人才专业通用性的基础上提高其就业的针对性。注重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实现面向社会、面向整个市场的广义的订单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通用性,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增强学校抗御风险和长期发展的能力。
3.加强过程控制,促进学校、学生、企业间的沟通
搭建毕业实习过程中的沟通平台,加强学校、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学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自己将来的就业意向及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由学生或老师协助选择合适的生产实习单位,并由学生和实习单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生产实习内容,制订实习计划,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成立校企合作的实习计划,采用企业化运作的形式,引入规范化、标准化的开发模式,为实习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平台,用来连接用人单位和个人之间的需求。实际就是将进入企业由毕业之后改到了毕业之前。在毕业实习期间,定期组织指导教师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搭建起指导教师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
为了保证实践性环节的规范性,还应加强对实践性环节实施情况的检查,检查各实施单位是否按照大纲进行教学,是否按照即定的程序与要求进行考核和评定成绩,有条件时还可对实践性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估。
4.制定毕业实习考核机制,及时奖惩
毕业实习的考核是确保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制定毕业实习考核办法及毕业实习成绩评定办法等毕业实习文件。包括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综合应用能力等。要求实习过程中要写实习日志及心得体会,回校后要交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另一方面,导师应加强对所指导学生的实习检查,帮助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工作加以指导和督促。毕业实习考核办法也要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实行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评先、超课量津贴奖惩挂钩的办法。这样可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要不断完善毕业实习考核机制。毕业实习考核机制根据一定的教育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毕业实习进行评估,从而不断优化毕业实习管理过程。
(责任编辑 孙晓雯)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