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当代青年职业角色的认知与转换

作者:郭 平




  人的一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的转换。就当代青年而言,首先面对的是从职前角色(主要是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这在其一生的经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关键时刻,每个当代青年都应当以积极、正确的态度认知新的角色,实现新的角色,促使角色转换的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一、当代青年主动转换角色的意义
  
  1.有利于当代青年尽快适应职业生活
  走上工作岗位,这是当代青年人生征途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在这个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谁能主动地、尽快地从职前角色进入职业角色,实现角色转换,谁就能够迅速适应职业生活,尽快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之中。
  2.可以为今后的成才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职前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从吸纳储备知识向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转变。能否主动地、较快地、顺利地实现角色的转换,反映出当代青年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以积极的态度,尽快地、主动地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投身于职业实践中,努力完善自己,将会为自己今后的成才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代青年走人社会就面临着竞争,首先是择业的竞争,然后是职场的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市场竞争是无情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1世纪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素质的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为从业者必然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只有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尽快熟悉业务,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当代青年实现角色转换的途径
  
  1.强化职业角色意识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当代青年来说,强化职业角色意识,充分认识所要从事职业的职责、任务与工作要求,准确的进入职业角色,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在强化职业角色意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认清职前角色(主要是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差异,明确职业角色规范。
  职前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责任不同。社会角色的角色义务也就是角色的社会责任。职前角色的主要责任是努力汲取知识,使自己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整个角色过程是一个接受教育、储备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而职业角色的责任是以特定的身份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依靠自己的本领或技能完成某个事项,创造价值,为社会服务。两种责任的履行所产生的后果也不同。职前角色责任履行的如何,主要关系到本人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能力培养的程度,对社会和周围的人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职业角色责任履行得如何,则影响较大,人们在评判职业角色时总是和单位密切联系在一起,总是将其作为身负重任的工作人员来看待的。因此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或一个行业的社会声誉。
  (2)社会规范不同。社会赋予角色的规范,就是社会提供的行为模式。职前规范是从培养、教育的角度出发,促使其以后能成长为合格的人才。因此它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如何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何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人等等。社会赋予职业角色的规范、提供的行为模式则复杂的多,并因职业的不同而不同。这些模式既具体又严格,违背了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甚至法律责任。比如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渎职、收受贿赂就要受到纪律甚至法律的惩处。
  (3)社会权利不同。社会赋予角色的权利,就是角色依法应享受的权益,或叫应取得的精神或物质报酬。职前角色的权利主要是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取得经济生活的保证或资助。职业角色则是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并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取得报酬。
  总之,职前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不同在于:一个是接受系统教育,掌握本领,接受经济供给与资助,逐步完善自己;一个是用已掌握的本领,独立作业,通过具体的工作为社会付出,以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当代青年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仅要认识职前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应该遵守职业角色规范,正确行使职业角色的权利,忠实履行职业角色的义务,使自己的言行与职业角色的内在要求相适应。
  2.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角色规范总是与角色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不同的角色也就意味着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人们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他是否遵守了角色规范,还要看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他的社会责任意识。职前,社会对当代青年的评价,主要看其学习是否勤奋,品行是否端正,学习是否优良等。由于职前青年较少地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这些通常都被看作是个人的事。但是青年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其工作的质量、效率、贡献等,就不再简单的被看作是个人的事,而是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加以评判。因此,青年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时刻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自己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按照职业角色规范的要求,努力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
  3.增强独立自主意识
  学生阶段的学习生活都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精细呵护下进行的,所以,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是当代青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代青年成为职业工作人员以后,要把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劳动的方式回报社会,在工作上要独挡一面,独立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是当代青年实现角色转换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条件。
  4.注重心理调试,走出角色转换的心理误区
  当代青年在择业过程中和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各种心理困扰,努力使自己的心理与职业角色相适应。当代青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依赖和恋旧心理、畏缩心理、浮躁心理、自负或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攀比心理、嫉妒心理、失望心理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试和矫正,就会严重阻碍毕业生的角色转换。注意调整、控制、改善自身的心理卫生状况,是当代青年实现角色转换的有效办法。
  
  三、当代青年要勤奋努力,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1.安心本职,甘于吃苦
  安心本职是角色转换的基础。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当代青年,应尽快从职前学生生活的沉湎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新的工作。许多当代青年在工作几个月后还静不下心来,三心二意,不安心本职工作。这对角色转换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甘于吃苦是角色转换的重要条件。只有甘于吃苦才能很快适应工作,及时进入角色和实现角色转换。
  2.放下架子,虚心学习
  事实表明,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的知识和能力仍需在工作中学习和锻炼。尽管当代青年在职前已经学到一定的知识,但在陌生的职业面前仍然是“小学生”,许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一切有经验的领导、技术人员、师傅、同事都是很好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当代青年只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就能逐渐完善自我,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3.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要顺利进入职业角色,还要开动脑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真正探索到职业对象的内部结构,掌握第一手资料。也只有勤于思考,在工作中才会有自己的见解,逐步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承担角色责任。
  4.勇挑重担,乐于奉献
  这是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体现。当代青年奔赴工作岗位后,应当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的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努力承担岗位责任,主动适应工作环境,更好更快地完成角色转换。
  (责任编辑 孙晓雯)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