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教师人格权威的获致
作者:蒋文昭
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决策与管理的行为,罗杰斯、坎托尔等把教学视为包括领导在内的过程,认为可以把教师的某些行为作为一系列领导行为、把教师作为领导角色加以研究。涂尔干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教师作为“领导者”,其权威状况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
按照现代社会权威构成的学理分析,权威可分为两类,即职位权威和人格权威。对于教师而言,人格权威来源于教师的非职位权力,指的是建立在教师个人魅力、知识、才能、资历等要素之上,带动学生自愿服从和主动追随的影响力。教师人格权威所表现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通常在三个方面得以展现。一是从教师作为“领导者”的角色而言,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有很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控制力,教师得到了学生的拥戴。二是从学生作为“被领导者”的角色而言,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地信任,心悦诚服地拥护、配合、服从,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班级教育教学目标而努力,而不是迫于压力,被迫为之。学生以追随、服从、帮助、配合教师为荣为乐。三是从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领导”来看,表现为教师倡导和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他们自觉主动地参加,并在参与过程中感到满足和快乐。
显然,教师的人格权威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控制力,能够对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在人格权威的支撑之下,教师的职位权威得到了更好的运用。正因为如此,它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教师自身拥有的决定教育成效的“教育力”,在达成教育教学目标中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教师努力形成、巩固和发展人格权威的意义所在。
二、教师人格权威的获致机理
教师获致人格权威的关键是对学生产生于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予以恰当的满足,其基础则根植于教师的个人素质。这是由于教师的人格权威具有群体效应的特点,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而不是只对某个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吸引力、感召力时,教师的人格权威才具有现实意义。而教师实现对学生群体的吸引和感召则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正如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指出的,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学生虽然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但是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所产生的需要却是多方面的。如果教师以适当的方式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学生就会悦纳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就会得到加强。例如,爱的需要的满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得到教师关爱的需要,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恰当地把对学生的热爱施加到学生身上,满足学生的情感要求,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喜爱、信任的感情,并逐步发展成为依恋、敬佩、崇拜的心理,使他们自觉地拥护、配合、服从教师,对教师组织的活动积极、愉快地思考和参与。学生对教师的接受程度越高,越会使自己的价值取向一致或接近于教师的价值取向,认为教师是公正而有能力的,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的教育教学目标、任务,以及教师的领导、组织行为表现出信任、赞同、甚至是依赖的心态。相应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会得到越来越明显的展现。如果没有学生的自觉接受、服从、合作和扶持,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法取得好的成效,教师的人格权威既不可能产生,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为学生认可接受,对学生产生“磁石”般的吸引。这是教师人格权威产生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人格权威群体性价值的体现。但是,教师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学生的需要,能否采取恰当的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则安全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一个拥有高尚道德、丰富知识、卓越才能的教师能够通过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使学生产生信任、敬佩之情,而自愿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从根本上说,教师人格权威的源泉是教师的个人素质。如果教师品质低劣、知识贫乏、态度粗暴,就很难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也无法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从而获得人格权威。因此,教师的人个魅力、知识、才能等是教师人格权威生长的真正基础和土壤。
三、教师人格权威的获致策略
1.教师要唤醒自身获致人格权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人格权威的获致是一个产生、巩固、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中,不断地追求、修炼。作为一个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主体,教师必须认识到人格权威的获致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推动教师获致人格权威的根本动力,并不是来自于学校的规则、制度,而是来自于教师对职业生活质量的不同追求上。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活所具有的不同需要和期待,直接影响了教师获致人格权威的内驱力和主动性。在教育实践中,不同教师对职业的期待和追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教师要加强自身多方面素质的修养
对教师权威机理的诸多研究表明,教育教学活动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法制赋予权威的合法性,而且取决于学生对权威的接受程度。教师的个人素质对学生是否接受权威起着重要作用。职位权力只有通过教师个人素质这一富有凝聚性的要素的支撑,才能转化为学生自愿接受的权威。为此,教师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修养。其一,立德。“德性”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人格权威的核心。教育活动旨在教人为善,教人做人。教师不但要以言立教,而且要以身立教,以自身高尚的品格和行为影响和感召学生的心灵世界。其二,求知。教师追求专业发展是无止境的。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专业发展的自觉主体,主动做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加强对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普通文化知识等已经获得确证的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注重形成和积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努力实现二者的融合并体现出个人特征,促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其三,铸才。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才能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即教师的一般能力(智力)和教师专业的特殊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教师要用多方面的才能来“征服”学生,确保教育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赢得学生的钦佩、赞赏。其四,传情。教师要善于表达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爱作为理性化的感情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原动力。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给予学生无私而宽厚的“师爱”,滋养学生的情感。其五,求新。作为职业主体的教师,要不断反思和重建自己的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以创造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
3.教师要有意识地逾越获致人格权威的两个难关
其一,教师要不断与自身人性的弱点相抗争,自觉地修身养性。人性中有许多弱点,其中之一便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作伟人的渴望”,每个人在本性上都是极度自尊的、傲慢的、顽固地坚持自己是最重要的,并下意识地渴望得到这种满足。教师也是如此。正是人性的这种弱点,使得在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只考虑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对学生的需要不够重视和尊重。例如,一些教师为了满足完成工作任务和提高自身的待遇、晋升、荣誉等的需要,会特别重视分数,对学生采取高压措施,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感等其他需要的满足。虽然提高了成绩,但是却造成学生情感的压抑和道德的失落。这样的教师很难令学生喜爱,也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克制来自于本性的负面影响,变高傲、渴望学生屈就自己、满足自己为尊重学生,优先满足学生的渴望。其二,教师要努力挣脱权力专制主义的消极影响。教师的用权环境容易导致教师的权力专制主义倾向。从教师来看,教师拥有职位权力和多种“教育优势”,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在领导方式上,经常使用“领导者”的命令式。这是因为规则的遵守、训练的实施等必须要求学生遵照教师的吩咐去做,否则,就无法维持师生之间的制度领导关系。从学生来看,学生是未成年人,是教师领导管理的对象。他们在知识、能力、道德等方面与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又普遍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容易屈服于教师的职位权力。这种用权环境易于导致教师忽视人格权威的塑造,而简单地依靠法制权力。
(责任编辑 刘永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