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作者:杜少辉
一、教师应认清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指的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某种技能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个过程,其目的并不在于完成这一过程本身,而是在于让学生充分享受这一过程,在愉快的心境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教育指的是使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即使人向善),概括起来讲,教学的目的就是教育。教学是指具体的技术操作层面的(关乎人的分析、综合、判断等理性心理要素),而教育是抽象的价值生成层面(关乎人的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心理因素),教学就是要从技术操作层面提升到价值生成层面。在体育教学中,所谓割裂教育和教学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教学不带有或很少带有感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从这一过程得到什么享受;第二,教师的努力基本在学生掌握了某一技术动作为止,教师不关心学生学习后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割裂教育和教学关系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不关心学生的感情,没有凭借自己的“教”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没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此做法不可能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怎么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尊师爱生是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保证
在师生关系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关系:人际关系和事际关系。一个人代表着某些事物功能而出现与代表着特定人格而出现所造成的关系显然有所不同,前者看上去虽然也是人与人的交际往来,但事实上是一种事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与体育老师打交道时,实际上是与承担着教授运动技术动作等职能的体育教师进行交往。在此,一个人是什么人物、什么身份都是无所谓的,所以是人际关系。事际关系是赤裸裸的或者虚伪粉饰着的利益关系,而人际关系则是相遇相处的关系。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际关系的实质“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人对人”。严格地讲,师生关系属于人际关系而不是事际关系。但同时必须承认,体育教师又的确是一个职业,具有特定的职能。由于教师职能而产生的事际关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能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淡化自己的教师身份,或者力求将其限制在一个特定范围内。比如说,在维持教学纪律时,以职能身份的形象出现,而在其他时刻,则以一个人格形象出现。我承认,这对广大体育教师有相当大的难度,但这恰恰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尊师爱生”,这四个字兼顾了师生双方。身为教师,教师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因为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从“尊贵”的虚假台阶上走下来,平等对待学生,而学生则应尊重与理解老师,理解老师所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师生双方只有相互尊重与理解,加强双向互动,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所处的位置和所起作用不同,出现一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就需要师生双方都自觉地运用道德手段加以调节。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身为教师就应先端正思想,热心地关怀每一个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冷静、公正、合理地处理,对学生的错误要认真分析。如果只就外在表现而加以处理,有时难免主观、片面、不公正,这样往往会加剧师生间的矛盾,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对待师生之间的矛盾不认真检讨自己的缺点,而一味地指责学生。这样的教师势必失去威信,让学生反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善于自省的体育教师,若本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处理好师生关系,无疑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也会以极大的热情认真上好每一次课,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发挥。在授课过程中,对待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偷懒、出错等现象,总是一味地训斥,指责对方的不是,而忽视了自身可能出现的缺点,最终导致学生的反感和厌学。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从领导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并进行耐心讲述和演示,则无疑对教学效果的改善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应充分理解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其次,建立合理公平的科学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滞后和操作性问题,给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学生因为对评价机制的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科学的评价体系应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也可把同学与同学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中,这样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多元、合理、公平、公开的评价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对学生的“优劣”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体验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教师应充分认识和谐的师生关系
既然我们要建立的是人际关系而不是事际关系,而且人际关系是基于心灵相通出现的一种结果,并且教学的目的是“教育”,而“教育”如上文所述,是有关价值生成的,是心灵层面的事情,那么搞好人际关系,体育教师就必须在平常的教学行为当中,凸显以人为本的精神。这就意味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实并不需要教师比以前多做什么,只是要求不管教师做什么,说什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自己学生的能力。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教学要做到,他会了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实验和理解。不要教他这样或那样,让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你一旦在他心目中用权威代替了理智,他就不再运用他的理智了,他将为别人的讲解所左右”。笔者认为,这段话特别适用于体育课,因为其他科目的教学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过多地进行实验,而体育课由于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判断力和抉择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当然,体育教师作用的方式也必须调整,由原来的“替学生决定”变成“为学生服务”,由原来的“为自己考虑多过为学生考虑”变成“为学生考虑多过为自己考虑”,积极激发学生兴趣,维护课堂秩序等。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理解并配合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体育教学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体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且共同进步和提高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成民铎.浅析和谐的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2000(2).
[2] 张东喜.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成人教育,2005(3).
[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