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信息法”教学在语文课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刘艳荀
一、运用“信息法”“教学的意义
1.“信息法”教学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客观方式。人类从古老的洪荒岁月中走来,现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当代中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多、思维敏捷、信息来源广泛,沿袭传统的、灌输的等陈旧方法进行教育早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信息在时间上的流动是存储,在空间上的流动是扩散,信息通过流动可以扩大受益范围,客观世界是“形”,信息是反映它的“影”,时代和条件的每一变化,都被信息所反映。所以,“解读”信息是了解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和变化的直接方式。
2.“信息法”教学也是诱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生活,也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以及被教学一线人员开发的各种“课件”,就是人们普遍认可和采用的技术手段,通过现代的声、光、影等综合形式教学,不仅可以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语文课教学的实效性。
3.“信息法”教学还是满足学生求知欲和追求认识深刻的基本工具。美国学者香农在1948年发表的《通信的数学理论》中就指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现代人对信息与知识、智力的关系,已有这了样的共识:信息经过沉淀、提炼、升华后变成知识,知识在应用中被激活后就成为智力。从资源的意义上说,信息是知识和智力的基础,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有关信息,有助于学生获得语文课的知识和提高相应的智力。
4.“信息法”教学更是避免语文课教学内容冗余、陈旧、杂乱的重要技法。现在中学生关于教学内容反映最多的就是要求记忆的东西太多而又记不住的问题。信息具有动态特性,其内容和数量都是以时间作为自变量的因变量,是时间的函数。利用信息这种特性采用相应的方法,所形成的教学内容具有“简”、“新”、“顺”特点,它自然地排斥冗余而求简练充实,抵触陈旧而实现与时俱进,冲击杂乱而形成条理清新层次分明。
二、“信息法”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一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信息的一般特性,并顺势对教学目标相应“定位”。信息的价值取决于信息的及时性、充分性、针对性、可靠性、广泛性。所以新鲜、完整、适用、真实、共享是信息最一般的特性。根据信息的这些特性,选择的教学目标应是:以信息的新鲜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信息的完整性达到系统教学;以信息的适用性加深对特色实践的认识;以信息的真实性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接收效果;以信息的共享性培育学生具有应该达到的语文课教学标准。
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改造,选择新的教学“切入点”。信息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是信息与知识的区别。我认为,既然信息是知识的基础,学生对信息比对直接的知识更有兴趣,何不可以从信息入手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教学主要目的是相关知识,并不是不要知识,而是通过直接了解信息的形式而间接地掌握知识。这种方法将摒弃传统的、大量的枯燥知识的讲授,代之以“新闻性”、“系统性”的内容。所以,把知识还源为信息,或者用系统的信息辅助知识的传授,应是“信息法”教学的“切入点”。
三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符合信息交流的建设,构建一个特殊的授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应展示这样一些内容:“信息网络”、“多媒体课件”、“互动交流”、“信息菜单”等一系列新的设施、方法和机制,以此冲击和改造传统的,主要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黑板、粉笔、教案“老三样”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这个“平台”上,也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设施,整合不同层次的交流方式,使之在课堂中就能让学生深入广泛的社会实践,解决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在这个“平台”上,还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通讯手段接触容易,比较熟悉的特点,开辟出主动参与、实效强,受欢迎的互动方法和新的路径。
三、“信息法”教学的应用案例
按照“信息法”教学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课文。
例如,讲授《我与地坛》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1.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2)对生命的再认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传达的作者的复杂感受,重点解读作者与地坛的契合。
3.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介绍地坛。
(2)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感受。
学生自读提示:这篇文章凝聚着作者15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通过快速阅读,把这“难言”的感受“言”出来,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这些感受的?总结作者的心路历程。
①解读作者的心路历程:失望——并不绝望——终于明白
失望——“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引导找出“找不到……找不到……什么都找不到……仅为……逃避……”这些重点词语,并体会其中的失落情感;
并不绝望——他到了地坛,看到的景色是“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他此时感悟了生命的魅力,由绝望变为并不绝望。
终于明白了——“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学生齐读、体会涵义)。
在地坛,作者走完了一条这样的心路历程,我们跟着作者走完了这段路,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作者与地坛的关系:“默契”。
②解读“我”与地坛的默契——“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古园仿佛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无意中来到地坛,感悟到自己心里与这荒园产生了神秘的契合。
这种契合表现在:
……一座废弃的古园——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
……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不找到了。
被人遗弃的古园——被社会遣弃的人
荒芜但并不衰败——残疾但并不颓废
作者的灵魂在地坛得到了皈依,这也是作者要把文章题目定为《我与地坛》的原因。
③解读作者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命运的超越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学生齐读(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伴奏)。
根据这样的教学方案,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室、黑板、粉笔和单一教学模式,教师自己讲授,要用很多语言描述作家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与顽强意志,介绍地坛的荒凉和沉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不一定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些必要的联系来,他们很难把一座荒凉废弃的园子和因残疾而被生活遗弃的作者联系在一起,因而也很难理解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和史铁生顽强与命运抗争——残废并不颓废的精神和气质。
如果采用“信息法”教学就可以这样进行:
第一步,先出示一幅图片,画面上年轻的史铁生坐着轮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当年“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之中的人生苦痛;
第二步,出示一幅地坛的图片,地坛的青瓦红墙虽已经斑驳,但是皇家气派依稀可见,引导学生感受“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质;
第三步,出示一幅反映史铁生创作成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史铁生人残志坚的人生境界。在这样的情境中再来讲解课文,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仿佛这古园是为了等我”的含义,以及作者创作此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这种情境下,通过学生读课文、教师的提问、点拨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问题,很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后面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这个实例表明,运用信息法进行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