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现代语文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作者:于淑华 杨国荣 张玉亭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语文是一种语言文化教育,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心灵的养成是文化熏陶、文化积累的结果,是书化的结果。语文教育就是要习文悟道,以文育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兴趣爱好、高层次的人生追求,使语文能力和文化人格均衡发展。现代语文教学改革是个较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学科的重新定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的确立,系列教材的编写与优化,教学手段的革新等。本文仅就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加以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键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其实,教学改革最难的也是观念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教材观和学生观,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现代教学观念。
  
  1.中外语文教学的差别。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曾对世界21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进行调查,其结果是,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中国孩子的创造能力却排名倒数第五。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轻文倾向,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与国外相比,不仅课时少,而且教学要求低。语文尽管课时并不少,但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比国外低很多。阅读可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低能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正是由于忽视了人文素养,最终导致学生在人文能力与创造能力上整体性薄弱。美国从实用出发,强调以交流运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同时他们也十分重视向学生传授生活中运用语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仅考虑到学生本身,还考虑周围环境的接受情境。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而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2.以人为本。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如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这个重要方面,而大谈什么教学效率,是与当前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格格不入的,甚至是相去甚远的。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有可能有所创新。由于教材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爱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也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我们要提倡大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现状和学习心理需求,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空间。
  
  3.扩大语文课的教学内涵。(1)德育功能。语文教学要树立育人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谦虚谨慎、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博大胸怀和正义风貌,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慢慢积淀成民族精神,成为优秀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克服传统教育存在的偏颇和缺失,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利用语文教材中优秀的篇章,对学生进行塑造灵魂的教育。(2)美育功能。语文可极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及综合素质。审美是当代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养。由于语文课本中精选有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这些不同体裁的艺术珍品都是审美文体。教师只要能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作品,并将其当作艺术品来鉴赏与讲授,就能吸引学生,激发起心灵中美好情感的浪花,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与美的享受,并可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建立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美的操行。
  
  二、转变教学模式
  
  1.不求甚解。语文教材精选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它涵盖了自《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到现当代文学,包括各类文体,就内容而言更是包括了战争、爱情、咏史、怀古、咏物、思乡怀旧、哲理人生、山水田园、民生疾苦、倡廉刺贪、兵祸战乱、孝悌亲情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学好这些,会让我们受益终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未来的世界信息量极大,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求甚解”,而是留有许多模糊之处,应当学会从大信息中捕捉重点、难点与关键。语文课应当从培养学习兴趣、教会自学方法入手。叶圣陶先生谈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故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要使命。
  
  2.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去营造一个愉悦的、宽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生如能有积极的情感参与,将促使教学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创造心理学认为,任何创造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断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处在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其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会得到诱发和补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辩,使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中解决,使能解决的问题找到更便捷的方法和圆满的答案,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3.生动幽默的语言。教师可通过生动幽默、富有情感表现力的语言来描绘生动的学习情景。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的就是幽默。”教学幽默是一名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经验、教学机智、教学风格等的集中体现,是成功的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事实上,充满情感色彩、幽默风趣的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发展。马卡连柯说:“一个教师,如能用二十五种语调,说出同一句‘请你过来’,用不同的手势、姿态说这么一句话,还愁学生有什么样的情感世界不能把握呢?还担心有什么情感奥秘不能够了解呢?”今天的素质教育,更是呼唤具有人文、情感素质的教师。
  
  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教学综合利用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表格等,形象直观,能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扫过去课堂的沉闷,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然而,过分地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会喧宾夺主,最终失去了根本。所以,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教师应该认识到它始终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只有在需要电化教学手段配合时,最能发挥它的优点时才运用它,只有这样,多媒体才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果。要知道,语文阅读终究是文本的阅读,阅读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学生要通过文字产生再造想象,切不可以用视频和图片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三、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
  
  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变为能力,是语文深入改革的重要途径。要将文学知识转变为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要将语言知识、音韵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但是,要达到这些,教师就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识修养。教师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至关重要,优秀的教师在解惑之前,先要自身无惑,要成为杂家,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开合自如。语文教师需要跨学科知识的融合,需要掌握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艺术等知识。蔡元培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的某种。”语文课程十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先具有终生学习的观念,然后才能培养出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终生不懈地博览群书,具备极强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方能适应语文教改的需要。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长期而广泛地阅读和积累,甚至大量背诵名篇,是教师丰富专业知识的必要条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去努力、去下苦功,而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是与教师自己的身体力行分不开。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