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体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官卫星
一、入境
它是指教学双方与教学情景融为一体,引发学生对鲜明形象的感知和探究未知的激情,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教学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产生求知的冲动和欲望。
1.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由于多媒体可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细心品味,受到感染,不仅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且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2.配以音乐创设情境。《荀子·乐论》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可见,音乐对人的感染作用更为强烈持久。在体验学习中,音乐主要是作为文本诵读的背景,为学生初步感知文本营造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当然,背景音乐的选择必须与文本基调一致,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把握。
3.运用语言创设情境。语言具有情感表现和情感交际的功能,利用生动贴切的语言,教师能够唤起学生丰富的感知觉表象,为学生阅读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创造条件。运用语言创设情境,主要体现在为课文导语的设计。
4.通过实物创设情境。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可以通过实物创设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会心
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领悟。这种领悟的过程不仅是一种悟“道”的过程,也是对语言运用之妙的领悟。它包括三个方面:(1)它是一种感悟,即学生在未涉足的世界中进行理解和接受,形成某种新的结构。(2)它是一种渗透在想象中的领悟,也就是学习者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心理背景上,各取所需、各有所爱的对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加以理解、领悟。(3)它是渗透在情感中的体悟,即要求师生将自己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的生命体验与感情活动紧密地融为一体,以自己的情感深入对象的情感,融入对象的情感,这样领悟过程就成为一次体验过程。
1.充分发掘文本的人文因素。阅读材料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资源,要善于发掘教材中富有人文教育意义的材料,激活其中蕴含的有关人品、道德、才能、见识等富有人文教育意义的内容,再现文章中的人情世风,让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生发情感,体悟哲理,让学生去寻索作者写文时的内心世界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人品人格直接碰撞,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
2.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想象被黑格尔称之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与情感、认知一样,是体验的重要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主体心灵与教学内容或情境的情感联系,通过情感和想象的相互渗透,通过想象和已有材料或经验的自由交往,教学所提供的内容才能融入学生心灵,成为学生心灵起飞的载体。可以说,想象是建立在已有的人生体验的基础上的,但又不局限于已有的体验。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当在审美对象(作品)和审美主体(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想象的审美联系,给学生开辟审美想象的通道。
3.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学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任何精邃的见解、深厚的感情,没有优美生动、词采丰富的语言是无法打动人的。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皆为有情人,从文章作者的情感,到学生体验到情感,其间不可缺少的“中介”是语文教师那富于情味的语言。当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直接受到作者情感的感染,但由于学生知识的贫乏、阅历的短浅、时代的隔膜、年龄的差异、心理的障碍等诸多原因,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很多制约,很难企及作者所表达情感的微妙之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以自己富于情味的语言去打动学生。只有有情味的语言才是美的语言,语文教学一旦离开了真诚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任何语言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教师讲课,必须在课堂中融入情感,进入文章角色或境地,动之以情,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三、移情
何谓移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同样会有移情现象的发生,即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领悟和想象,进而被教学内容和情境深深地感动和吸引,以至于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这一境界中,教师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对学生“心”的知晓、尊重、顺应和开发,和学生一同涵泳其间,共同创造一种良好的心境,教学过程上升为体悟、品位、欣赏的境界。
1.善用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引入到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使学生能与课文的内容同呼吸、共命运,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2.尊重学生感受的个性化。感受到的东西才是最难忘的,是情感的起伏激荡,是意义的深刻领悟。但感受又必然受到年龄、经历、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的“塑造”,而成为个人的独特感受。学生对知识、观点的接受,靠自己的感受来建构,教师应小心翼翼地保护学习者感受到的“真理”,相信他们会在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作出符合自己需要的调整或重组。
3.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情感凝聚物——意象中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这也是使体验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内隐走向外显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角色体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表演。
4.鼓励学生超越文本的感悟。超越文本的感悟,不仅能读出文本的原初,获得一种体悟,抑或精神上的感受,而且能把自己的命运置入文本,反观自我,读出新意,为我所用,超越的本质在于创造。
四、明志
是指在移情和共鸣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和情景中的全部教育内涵被发掘、释放出来,师生充分发挥体验的能动性,对生命的意义、世界的意义作整体把握,从最初的感官直觉的“悦耳悦目”,到对语言蕴涵内容的领悟、欣赏产生的“悦心悦意”,上升为对教学内容体现出的外部世界必然性的感悟和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悦志悦神”之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灵魂受到震荡和洗涤,理想升华为发奋进取之情,一种愉悦感深入到主体的心灵深处,在塑造人的灵魂方面能产生极其深刻的作用。
1.要引导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体验中,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艺术审美,这是一种情与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活动,既要动情,又不能丧失理智。我们欣赏体验语言艺术,神游于美妙的艺术世界,充分领悟作品的个中妙处,获得心神陶醉的艺术享受,达到忘我的境地。但是,艺术审美不只有情感活动,而且还有思维活动;不仅有怡情作用,而且还有明志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不可偏于一端。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内在精神,而且还要指引学生以“进得去,出得来”的读书原则,用自己的评判来审视课文,用自己的思想、眼光和感受,来获得对这个世界以及人生的积极的看法,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提升与净化。
2.让学生尽情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想。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把握渗透着个体的经验和情感,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充文章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未定点,从而获得最终意义。由于语言作品不只具有唯一的意义,学生肯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只要不是牵强附会、明显违背文章的主旨,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就应肯定他们获得的意义的“合法性”,不必截长补短硬求统一,去归纳出各种理解的公约数作为标准答案。越是有个性和独创性的理解,越应该给以鼓励,并提醒学生尽量摆脱那些千篇一律的公式和套话,用自己的经历、情感、眼光和感受得出自己的答案,融入自己的思想里,既“会心”,又“明志”。
3.设置变式情景,触类旁通,获得学习、生活、人生的真谛。学习语言,是为了用语言更好地生活,因此,学习语言不能仅限于课堂情景之中,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通过课堂上的感悟、评析,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形式、内容、水平相类似作品的规律,读懂要领,掌握方法,从而能对课本以外的诗文自行剖析、消化、理解、鉴赏,进而学会体验日常生活,从课内、课外获得取之不尽的营养,一个内容丰富、充满魅力的美好世界就会逐渐呈现在心灵逐步成熟的学生心田,这个世界已经逐渐超越出“自我”的范畴,把“我”置身于一个更加广阔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中,这时,学生的做人境界便开始迈上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