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关于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杨 平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生命。党员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从严治党的中心环节。通过党员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是学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认识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创新党员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
  
  1.从战略高度看,加强学生党员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当代学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为丰富、思想较为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学生党员又是共产党员群体中的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的部分。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的优秀群体,以较高的思想修养、优异的学习成绩、出色的社会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和感召力,成为校园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优良代表。因此,学校党组织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2.从学生党员的特点看,加强学生党员教育是其自身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学生党员入党时间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时间不长,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还难以达到深入系统的程度,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牢固树立,容易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影响而导致思想上的困惑和言行上的偏激,缺乏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上不够成熟。很多学生党员经历顺畅,容易产生优越感和骄傲情绪,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失败和挫折无心理准备,缺乏较强的自制和自控能力;他们生活阅历较浅,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不深,缺少严格的党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党性觉悟不够高,组织观念、群众意识和团队精神较淡薄;有些学生组织上虽入了党,但思想上对党的认识还是模糊的。正因为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学校党组织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便成为其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3.从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看,加强党员教育是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需要
  有的学生入党动机带有功利性,把入党视为一种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有的学生党员觉得入了党就进了“保险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差,表现为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公益劳动、集体活动不如以前积极;有的学生党员是非观、原则性不强,对学生中的不良言行和违纪现象不劝阻、不教育,也不报告;有的学生党员干部在处理同学矛盾时不是坚持原则,而是精于世故,不愿得罪人;个别甚至发生违纪现象。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是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的需要。
  
  二、当前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党员发展,轻党员教育”的现象比较突出
  总体上看,学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建工作都比较重视,都有比较完善的业余党校教育教学系统,但也普遍存在“重党员发展,轻党员教育”的现象,学生党员教育缺乏长效机制,随意性较大。有些学生党支部负责人认为发展学生入党和提高学生党员的比例是重要的,入党后的再教育可以慢慢来;还有些认为发展学生党员是硬任务,教育则是软任务,投入再多的精力,效果也不容易出来。因此,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特别是入党以后的进一步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只是满足于一般性的号召,习惯以管理、使用代替教育,把学习看成是例行公事。
  
  2.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缺乏计划性
  党员教育工作不同程度上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连贯性很强的学习计划,仅靠学生党支部凭经验开展一些教育;而学生党支部限于自身的水平和实际工作情况,又很难作出科学的、系统的学习规划。因此,学生党员的学习只停留在“零打碎敲”的层面上,随意性很大,甚至不少学生党支部在组织学习时图省事,上面怎么布置,下面就怎么安排,学生党员与教师党员在教育内容上没有区别,而且教育工作走形式,只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效果或少有效果;还有的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既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又没有严格的督促检查,党员教育时间被发展新党员工作挤占的现象相当严重。
  
  3.教育内容联系实际不够,形式较单调
  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还停留在宣读一些二手材料上,从理论到理论,从条文到条文,使教育显得苍白,缺乏吸引力。教育内容不能紧扣时代主题,不能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理论难点问题和实践热点问题,使党员觉得学习收获不大。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着单项灌输多,交流恳谈少;大会报告多,个别指导少;会议形式教育多,家访、社会实践教育少;传统教育方法用得多,电化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方法少;一般化理论教育多,典型引路教育少等情况,使得教育效果不理想。
  
  4.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薄弱
  党员教育工作者是党员教育的引导者、组织者,是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宣传者和实践者,是党员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许多单位没有党员教育专门人员,即使有也多为兼职。他们工作上不专心,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钻研党的理论和知识,对当前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分析,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能正确地予以解答,只能在党员教育中简单地学习一些基本的党报党刊。
  党员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创新的重点
  
  1.创新机制,实现党员教育机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机制是一种运行方式,即如何把已建立起来的制度通过某种方式把它联系、推动起来,并保证落实。完整性和系统性是机制的重要内涵,因此,党员教育机制的创新,重点是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创新,使党员教育形成一套独立的、完整的系统机制。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党员教育研究机制,在机构、人员、刊物上完善研究机制,形成有机的党员教育研究系统;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党员教育信息机制,负责学生党员教育 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加工和反馈;第三,要建立科学的党员教育评估机制,对党员教育主体和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测评,从而正确评价教育主体的素质、教育活动的效率等;第四,要建立科学的党员教育监督机制,根据科学评估,启动科学的奖惩机制,保证奖优惩劣,提高党员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通过制定制度,完善对学生党员的党内和党外监督。最后,还要建立党员教育的保障机制,从明确教育领导机构、加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增加资金投入等方面保证党员教育的质量。
  
  2.创新模式,提高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创新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应在创新教育观念、内容、方法上下功夫。
  创新模式首先要创新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必须提高对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实践的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以认识的提高来带动工作思路的创新。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无所作为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党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数同志因此感叹学生党员教育要有新的作为,取得新的突破谈何容易。二是无所适从的思想。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思考和探索,不知所措,更谈不上工作创新。
  其次,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要创新。创新党员教育内容,使之与时代相适应是党员教育拥有生命力的基本前提。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必须抓住时代特征,紧紧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教育的形式、方法要创新。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形式,活化教育手段,是增强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要充分运用富有时代特色和高技术含量的方法、手段和载体,并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的基本形式突出出来。一是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电化教育和大众传媒等载体。二是要注重实践教育,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在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党员带着问题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审视自我,在活动中接受先进思想,真正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