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情境学习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作者:王晓平
一、情境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具有革命意义。然而,在实践方面学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却无法适合社会的需要,人们对学校教育渐生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习的研究逐渐从认知转向了情境。学习的情境理论[2]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情境不同,所产生的学习也不同,学习受到具体的情境特征的影响。学习的情境理论将个体、社会以及环境等置于统一的整体中来考虑,对学习进行重新界定,它已成为能够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
学习的情境理论应用于学校实践之中强调学习场景的创建和学习共同体的创建[3]。学习场景的创建就是给学生提供真实、逼真的境域,这些场景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科学研究活动相一致,还原知识应用的本来面目。在这些场景中,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得以与知识经验互动,形成实践能力。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是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交互作用,个体通过参与共同体的活动而获取共同体所拥有的能力和信仰。在创建的学习场景和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与物理环境进行有效互动,也与社会环境进行有效互动。虽然各个成员在不同的情境中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互动,但成功的互动所需的基本条件是相似的,既需要一般的认知能力与态度倾向,如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建构假想或猜测,提供证据或事例等,也需要协作、讨论等社会交往能力与态度倾向,如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行对话,做出解释或进行必要的争论,或者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与协调。个体在与环境的长期而真实的互动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成功的实践活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使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发生于真实的背景中,而且也接受了所在团体的价值信念与规范,成为团体中的一员,进而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二、情境学习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阅读教学
学习情境理论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强调真实场景的创建。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阅读教学。
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在学习关于历史事件的课文时,可以采取让学生观看影片、按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自演历史剧的方法创设真实的场景。比如学习《赤壁之战》一文,学生对于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和过多的人物往往难以把握,如果在阅读课文之前让他们观看影片,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容易得多。在学习关于名胜景点的课文时,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对于相似地点进行观光等等。
2.给学生阅读提供自主性支持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个人在真实的情境中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动,而不管是与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的互动都需要个体参与的主动性。学生不去主动参与,一切意义的建构都无法发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给学生学习足够的自主性,将学习的责任赋予学生,改变教师主导一切的局面。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给学生的阅读提供自主性的支持。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和认为是重要的问题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尽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并指出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主题,但是只有当学生相信问题对他们个人来说有意义的时候,问题才将具有紧迫感。当学生阅读是为了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更多的激活自己的背景知识,进行总结,监控阅读是不是有意义和做出适当的推论。第二,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回忆自己原有的知识。每个学生的经验都是不同的,当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与阅读内容相整合的时候,他们会觉得阅读的内容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会积极投入到阅读之中,去了解那些与他们经验有关的知识。第三,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的机会。在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材料的时候,教师固然有责任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但最终的选择的权利应该交给学生。每次给全体学生指定单一阅读材料的方法使学生把阅读当成了负担,学生没有阅读的自主性,逐渐丧失了阅读兴趣。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会感觉到是自己在控制学习活动,阅读的主动性就会增强。
3.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强调社会性交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合作学习可以以学生互相教学、提问、反馈、讨论以及共同完成任务等形式进行。互相教学就是学生结对学习,一方充当教师,一方充当学生,然后轮换角色。这种方式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有利于阅读理解监控能力的提高;承担教学一方的学生必须时时监控自己的阅读活动,从而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理解监控能力的提高;充当学生的一方在监控学生教师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理解监控的过程得以外化,两个学生都能看到这个过程并讨论这个过程。通过对自身的理解监控过程的讨论,学生逐渐学会独立使用理解监控策略。互相提问也是一种被实验证明了的有效的教学方式,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互惠式教学”[4]就是使用互相提问的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在“互惠式教学”中,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提出不同问题培养学生使用质疑、预测、澄清、总结的四种策略。互相提问也可以在阅读之后进行,当学生阅读完材料之后,教师要求一个学生合上书本,一个学生提问,然后轮换角色。学生通过提出各种问题可以学会使用各种认知策略,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可以加强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学生通过监控同伴的回答可以提高理解监控水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取要求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教师给不同小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本组的任务竭尽全力,他们通过互相讨论、分工等形式完成任务,这样的安排会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对小组所负的责任,从而在小组中努力工作、互相合作。
4.选用有趣的阅读材料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个体与物理环境的有效互动,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物理环境首要的互动就是与阅读材料的互动。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全部认知资源积极阅读,而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也要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选择有趣的阅读材料。这样,阅读者和阅读材料的互动才会持续下去。
有趣的阅读材料应具有三种特征。首先,有趣的阅读材料应该难度适中。如果阅读材料太难,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对这样的阅读材料就不会产生兴趣。同样,对于太简单的阅读材料,学生也不会产生兴趣。只有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才会具有挑战性,学生才有兴趣去阅读。其次,有趣的阅读材料应该与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参与的活动有关。当阅读材料与学生参与实践的活动有关时,学生会通过阅读继续探究生活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扩充自己的知识。最后,有趣的阅读材料应该与学生选择学习的主题相关。当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想了解的知识的时候,学生就会对该阅读材料产生兴趣。
在课堂中提供大量有趣的阅读材料也可以培养学生使用各种认知策略。如果阅读材料是有趣的,学生更可能激发他们的背景知识。如果阅读材料与他们自己学习的目标相一致,学生更可能使用自我提问的策略。如果在课堂中提供了大量的有趣的阅读材料,学生在选择这些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使用总结策略,总结阅读材料的主题思想。同时,当面对大量有趣阅读材料的时候,学生也必须使用自我监控策略,清楚他们在一个阅读材料中了解了什么,下一步应该选择什么阅读材料去达到他们阅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35.
[2]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教育研究,2003(2):60-64.
[3] 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2(1):51-55.
[4] Paliscar,A.S.,Brown,A.L.(1984).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 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activities.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117-175.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