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匹配情况的调查研究

作者:韩美竹 席 静




  一、引言
  
  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师角度讲是教的方法,从学生角度讲是学的方法(谭顶良,199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enzulli和Smith(1978)等人提出,教师对某些教学方法的偏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它往往不会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而学习风格反映在教学上,则表现为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偏爱。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国内目前对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相匹配情况的研究还很少,并且研究对象都是大学教师与学生,所侧重的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维度也不同,对基于教学方法上的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匹配情况的研究尚未发现。为此,笔者根据Renzulli和Smith提出的九种教学方法对我国现今高中英语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之间的匹配情况进行了考察,试图探讨以下问题:(1)高中生和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方法偏爱的特点如何?(2)英语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之间存在何种差异?(3)二者匹配与否如何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研究方法
  
  1.被试选择
  本试验从临汾市五所高中(包括两所重点高中,三所普通高中)的高一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共10个班,总计614名学生作为被试者。此外,本研究还调查了以上学校高一到高三年级所有英语教师共计56名。最后获得有效学生问卷535份,教师问卷50份。
  
  2.研究工具
  (1)本研究采用的问卷依据Renzulli和Smith制定的《学习风格调查表(第三版)》(2002)改编而成。该问卷由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个相对应的部分组成。前者测定学生的学习风格,后者测定教师的教学风格。每个问卷分别有52个测题,用来测量被试者对以下九种英语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的偏爱情况:①讲授,②小组探究,③练习与背诵,④同伴助教,⑤专题讨论,⑥游戏教学,⑦多媒体助学,⑧独立学习,⑨模仿。要求被试者根据测题所陈述的内容与自身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在极不喜欢、有点不喜欢、无所谓、有点喜欢和非常喜欢五个等级间作出选择,最后分别算出被试者在各种学习风格(教学风格)上的得分情况。
  (2)学生评价问卷包括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为:“在英语课上,你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你?”要求学生在很适合、比较适合、不太适合和不适合四个选项中作出选择。第二个题目为:“你是否喜欢学习英语?”要求学生在非常喜欢、一般喜欢、无所谓、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五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3)调查所得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高中英语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的特点和二者间的差异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了5所高中英语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特点和二者间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在整体上九种教学方法的平均分都在3.29和4.08之间,这证明不论对高中生还是英语教师来说,对各种教学方法都比较认可,这反映了学生和老师对课堂教学多样性具有共同的需求和期待,但从偏爱倾向和程度上来看,教师和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首先,我们研究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的偏爱倾向,结果发现,在九种教学方法中,高中生最偏爱直接讲授,专题讨论和多媒体助学,比较喜欢模仿、游戏助学和小组探究,较不喜欢同伴助教,独立学习和练习与背诵。而高中英语教师则最偏爱直接讲授,同伴助教和专题讨论,比较喜欢小组探究,多媒体助学和独立学习,较不喜欢练习与背诵,游戏助学和模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偏爱直接讲授和专题讨论。然而对于学生评价较高的三种教学方法——多媒体助学、模仿和游戏助学,教师总体评价较低。相反,对于学生评价较低的三种教学方法——同伴助教、独立学习和练习与背诵,教师的总体评价却较高。这证明在教学方法的偏爱倾向方面,教师和学生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次,研究了教师和学生对单个教学方法的偏爱程度,我们发现,除了专题讨论和多媒体助学两种方法外,二者在其他教学方法上都有显著性差异。教师普遍比学生更喜爱直接讲授、小组探究、同伴助教、独立学习和练习与背诵四种教学方法,差别非常显著(显著性水平P<0.01)。而学生普遍比教师更喜爱模仿和游戏助学两种教学方法,差别比较显著(P<0.05)。由此可知,教师和学生在对单个教学方法的喜爱程度上也存在相当的差异。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学上,高中生总体来说比较倾向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而教师更强调使用一些严谨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与我国多年来提倡的应试教育不无关系,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往往忽略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而这方面,正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所在。
  
  2.不同水平高中英语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的特点和二者间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探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方法上的关系,我们对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分别作了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首先我们研究了重点高中的情况。从偏爱倾向来看,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方法是直接讲授、模仿和专题讨论,较不喜欢的是同伴助教、独立学习和练习与背诵。而教师平均分排列在前三位的是直接讲授、同伴助教和专题讨论,排在后三位的是独立学习、游戏助学和模仿。学生比较喜爱的模仿(第2位)对于教师来说却是偏爱倾向最低的教学方法(第9位);而教师较为肯定的同伴助教(第2位)和练习与背诵(第6位),在学生中不是很受欢迎(分别为第7、9位)。从偏爱程度上来看,T检验结果显示,教师对直观讲授、小组探究、同伴助教、独立学习和练习与背诵五种教学方法的偏爱程度高于学生,其中同伴助教和练习与背诵两项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差异非常显著,直观讲授和独立学习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1,差异相当显著。而学生对于模仿的偏爱程度高于教师,差异比较显著(P<0.05)。
  对普通中学情况的研究表明,在偏爱倾向方面,学生比较喜爱直接讲授、专题讨论和多媒体助学,较不喜欢的与重点中学学生一样。而教师平均分排在前3位的与重点中学教师一致,排在后三位的是练习与背诵、模仿和游戏助学。学生较喜爱的多媒体助学(第3位)、模仿(第5位)和游戏助学(第6位)在教师中偏爱倾向较低(第6、7、9位);而教师较为提倡的同伴助教(第3位)和独立学习(第5位),则不是很受学生喜爱(第7、8位)。
  在偏爱程度方面,根据T检验结果,我们发现,在同伴助教、独立学习和练习与背诵三种教学方法上,教师对其的偏爱程度高于学生,但在同伴助教和练习与背诵上的差异不如重点中学那么显著;而学生对游戏助学的偏爱程度高于教师,差异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尽管不同高中教师与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偏爱有很多一致之处,但在不少地方二者也表现出相当的差异,比如在重点高中,教师与学生差异体现最明显的模仿、练习与背诵、直接讲授与小组探究在普通中学差异不算明显,而在普通中学差异体现较明显的游戏助学,在重点高中没有明显差异。总体来看,重点高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差异要大一些,我们认为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与不同水平高中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自身语言水平与自学能力,教学环境等因素有关。同时我们发现,尽管学生之间在教学方法偏爱上存在相当的差异,教师之间却并没有显著差异,这提醒教师应该注意学生自身因素对其学习风格的影响,从而在课堂上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3.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教师与学生在英语教学方法的偏爱上还存在着不少差别,而在不同水平高中二者间的差异也不尽相同。但仅了解这些还不足以说明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学习风格的匹配情况,为此,我们进一步调查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及其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仅有6.6%的学生认为课堂英语教学方法很适合他们,大部分学生(60.7%)只是认为比较适合他们,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28.2%)认为教学方法不太适合他们,甚至有4.7%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根本不适合他们,随后我们将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与其对英语学习的喜爱程度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学方法的适合与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结论
  
  目前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失配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势必对学生英语学习造成显著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差异,教师教学方法对各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会相应有别,如果以统一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必然导致教学在多数或部分学生身上的失效。只有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互适应、相互匹配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要求学生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以适应不同风格教师的教学的同时,教师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适应各个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责任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