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外语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实验情况分析

作者:苏 鹏




  一、问题的提出
  
  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素质教育工程”被列为第一工程。英语教育的课程改革是这个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工作组制订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评价改革的设计思路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评价的有关精神,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发展中心2000年9月启动了“基础教育英语形成性评价系统的研究”科研项目,并在全国选定了山西、山东、云南、贵州、西安、沈阳、南京、乌鲁木齐等8省市及中原油田系统作试验区,研究制定新的课程评价方法。
  作为国家科研项目省级试验区之一,我省于2000年9月启动了“山西省试验区试验课题实施计划”,在全省各地、市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学开始试验。
  2001年,笔者申请了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英语形成性评价与教师素质的研究》,在对全省中学外语教改情况进行总体评估的基础上,对两所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旨在调查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挑战。
  
  二、形成性评价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与测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世界著名语言学家Bachman,Palmer,Heaton等对语言教学与测试都有论述。语言学家邓肯·哈里斯的观点在我国比较流行。他将评价分为由8对相对变量构成的评价模式: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与常模参照评价;个人评价与群体评价;连续评价与终结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等。从评价形式而言,可以分为测试性评价与非测试性评价。
  按照哈里斯的观点,形成性评价是与结果性评价相对的另一种评价方式。它是对外语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过程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更有益于促进教学,其有关学习状况、需要、未来学习主题的公开讨论有非常巨大的潜在影响。形成性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课程评价可以分为测试性评价与非测试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目的、内容、手段、师生的参与程度等方面都有本质的不同。形成性评价克服了传统评价中的不足,其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只重语言知识不要语言能力的现象。通过形成性评价,引导中学英语教学逐步走上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道路。
  
  三、形成性评价实验现状分析
  
  2001~2003年,本课题组对两所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并参与了其中一所学校的形成性评价改革过程。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形成性评价在山西推广的可行性,我们选择了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中学,学生都来自于附近的农村和周围小城镇。在三年的跟踪调查中,本课题组每两周与实验学校教师座谈一次,并观察教学及评价过程。
  
  1.被调查学校实验班的工作
  (1)被调查学校安排了形成性评价实验班;
  (2)实验班学生都建立了学习档案;
  (3)教师的年龄都在27~35岁,基本都是专科毕业,有外语教学经验;
  (4)在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之外,实验班每周增加了两课时的活动课,专门进行形成性评价试验;
  (5)安排了专门的活动教室。
  
  2.实验班教学活动的特点
  (1)采取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活动课是一种准实际环境,学生在活动中有一定程度的不自然;其中,农村出身的学生尤其如此。这种不自然以及克服它所需要的时间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师的鼓励。
  (3)总体而言,教师的英语水平要影响到学生的水平,听力、口语尤其如此。
  
  3.实验班教学的影响
  (1)随时评价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积极准备、认真参与。
  (2)试验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促进了师生角色的变化。教师更多地扮演的是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而非裁判。
  (3)实验班对教师在非实验班授课方法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以往是翻译式、语法讲解多,教师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现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
  (4)实验第十周后,教师认为受到很大启发,在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有内在的潜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成功”。
  (5)从第十四周与第九周活动记录中的“整体评价”可以看出,学生们的英语活动使英语水平有提高。第九周活动的评价是:“差生依赖思想严重;活动环境气氛不浓。”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教师都没有进入外语语言活动的角色;第十四周的评价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真实地投入了语言的实际应用之中,部分优等生尝到了操作语言的甜头,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四、实验反映出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新的评价体系在以下两大方面对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首先,新的评价系统对已经适应了传统评价与教法的中学外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们在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实验学校在试验新的评价方法过程中,都选派了本校较好的外语教师,他们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驾驭教材,掌握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但对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什么是科学的评价体系他们更是不甚了解。
  为了推动实验的开展,山西省实验区曾请国内外专家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过培训,使教师们对这种新方法的操作比较了解。然而,这种新方法的效果如何,其长远意义在哪里,教师们并不清楚。
  其次,面对现行的测试制度,新的评价体系遇到了诸多困惑。教师在传统的学业水平测试与新的对学生进步程度及学习态度评价之间无法找到平衡,更找不到结合点。
  
  五、基础教育外语师资培训的几点建议
  
  达到前文提出的对基础外语师资的要求绝非一朝一夕、一年半载的事情,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师资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外语教师应当及早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1.提高基础外语师资水平,外语专业担负着最重要的角色
  在未来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大教育学模块的教学,加强教育能力与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法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使毕业生对中学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然于胸,成为新教材、新教法的实施者,新教学理念的传播者。他们是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的未来。
  2.在继续教育方面,要鼓励外语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鼓励外语教师专科升本科、本科念硕士、硕士读博士等,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在保证专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要加大受训教师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加大受训教师科研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特别要注重转变旧的教学思想,努力学习现代化的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3.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把外语师资的培训工作看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条件,有计划、有步骤、长期地开展下去。各地教研部门应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提高外语师资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4.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级各类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不可能被替代
  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现行的中、高考测试方法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唯有如此,形成性评价这一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才能受到教师、学生的欢迎,也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外语素质,以选拔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进入更高一阶段学习、深造。
  
  参考文献
  [1] 戴军熔.中学英语师资的问题与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5).
  [2] 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11~12).
  [3] 李岚清.在全国外语教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小学外语教学,1996(10)
  [4] 人民教育记者.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教育,2002(11).
  [5] 易代钊.论外语师资培训和外语教学法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6).
  [6] Heaton, J.B.Writing English Test New Edi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