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教育筛选功能及其发挥

作者:纪春梅 陈 烨




  筛选理论由迈克尔·斯宾斯的《筛选假设——就业的市场信号》一文为形成标志,是针对人力资本理论而提出的。
  广义筛选理论包括对人力资本提出疑义的所有理论,即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套理论包括过滤理论、筛选理论和严格意义上的信号理论。“筛选”一词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学历是才能的信号;另一方面,它是富裕阶层获取最佳工作机会的手段。
  所谓筛选假设(信号理论),就是指把教育看成一种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以便将他们安置到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装置的理论。筛选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雇主对求职者缺乏了解,缺乏完全信息。因为雇主不能直接了解雇员的生产能力,即使雇用后也不能立即了解其生产能力。虽然雇主缺乏完全信息,不能直接了解雇员的生产能力,但可以从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属性和特点入手来了解雇员的能力,即信号与标志。教育被归为信号中的一种,也是信号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能使雇主预测求职者的能力。他们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是固有且是不同的,教育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较强的人支付较低的教育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能力低者只能获得较低的教育水平。
  
  一、筛选的作用
  
  1.筛选促进竞争。筛选的本质是竞争。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法则,远古的自然竞争是没有战略的,竞争者能以概率机会获得自己生存必须的资源组合。这一模式同样也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中。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多个工作岗位供一人选择,同时也有众多的求职者竞争一个工作岗位。自1999年以来,为了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幅度扩招,加上各校盲目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及大部分高校只管招生不考虑就业的不负责任的态度,毕业生人数剧增。毕业生逐年增长,而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岗位的增加不能满足对工作岗位的有效需求,且毕业生的质量也有所下降,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筛选很残酷,出现“职位排挤”和人才“高消费”现象,但适应“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就存在着一个争夺和筛选的过程,谁能留在筛选的最后,谁就成为竞争的胜利者。
  2.筛选减少交易费用。对于交易费用,马修斯认为:交易费用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监督及强制合同执行的费用,与生产费用不同,它是履行一个合同的费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统分统配,似乎不存在交易费用。但深入考虑会发现其隐性成本巨大。统包统配并不考虑就业者的兴趣爱好,极可能导致专业兴趣不对口。然而,教育特别是中等和大学教育等形成的人力资本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它一旦形成便难于他用。若硬要移作他用,必然会给人力资本所有者带来损失。并且,人力资本运用得好坏,还取决于主体的主观感受和兴趣爱好。劳动者有兴趣,其人力资本才能发挥出来,否则,人力资本就会受到功能性阻碍。专业兴趣不对口,至少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大量的人力资本闲置,二是即使专业对口而兴趣不在,也会使人力资本的生产力打折扣。[2]这会使较高的人力资本与较低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边际生产力差距没有理论上的大,相应地,实际收益率也没有理论上的高。而且对用人单位而言,职工消极工作或者只付出与工资相等的努力,这样损失更大,隐性成本也更高。在劳动力市场上,求职者通过对就业单位的了解,结合自身的情况,寻找合适的用人单位;在用人单位一方,则主要通过求职者的在校成绩、等级证书,再加上一系列笔试、口试等来得出求职者的综合能力。这一过程,无论对哪一方来讲,都或多或少有所花费,但通过了就业者对自身及对就业单位的筛选和用人单位对就业者的筛选这两个筛选过程,其隐性收益非常大。若双方都对另外一方满意,则会带来双方预期收益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实现资源配置达到优化,也减少了交易成本。
  3.筛选有助于人力资本“所有权”的实现。一般来说,所有权的对象为财产,即生产资料。实际上,人力资本也是一种重要的财产,是一种特殊的财产。人所具有的技艺、专业知识、企业家才能以及精神秉赋等,均为构成人力资本的要素。个人通过运用对自身的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能进行创造性的生产,从而给雇主和自身带来经济的和非经济收益。无论哪一个单位,注重雇员的能力水平及人力资本“所有权”,才能在竞争社会有长足发展。
  4.教育筛选有助于就业趋于相对平等。在当前的就业机制当中,人力资本作为硬件,如大学毕业证书、各种专业等级证书及学校等级起着控制市场的准入关口,而在取得准入资格的众多竞争者中,胜算的决定权则主要取决于就业者社会资本积累的多少。社会资本对就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扩展信息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提供可靠的社会资源,降低失业风险;(3)减少工作搜寻成本。在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更多地给社会上层人员的子女带来好处。社会资本起作用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权力及金钱配置过程,阻碍了广大城镇及农村籍毕业生的就业。
  社会资本起作用的范围也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呈向上推移的趋势,它遵循这样一条发展路径:高中或高中以下—中专—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在当前社会就业难的情况下,有人认为以本科为界限,本科以下的就业者的就业主要靠社会资本来实现;而本科毕业生主要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双重结合来实现。这种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急速扩招的情况下,就业压力使毕业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论是哪一级毕业生,不论是在同等人力资本条件下,还是在不同的人力资本条件下,现实情况是:谁的社会资本积累得多,谁就站在就业的终点。因此,高校扩招为更多的社会上层人员的子女提供了通行证。这样一来,无形中就给广大来自农村和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学生造成严重的就业压力。
  教育筛选的原则是按教育水平把求职者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这就意味着对于其社会资本不予以考虑。那么,所有的求职者只有能力差异,各自凭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综合能力去竞争岗位,而不存在因社会资本的优势限制一部分人到较好单位就业。教育的筛选作用,与就业市场化基本是一致的,而按能力原则来安排岗位是市场化就业的初衷。因此,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教育筛选能有效促进就业平等。
  
  二、促进教育筛选功能有效发挥的相关建议
  
  1.规范及完善市场化就业制度,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市场化就业就是要把就业者推向劳动力市场,使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上和雇主进行博弈,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目前我国市场化就业已初见端倪,突破了“统分统配”的格局,但部分单位仍对人员的流动制造障碍,其主要利用档案及户口来限制人员流动。政府一方面要能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规范就业者的就业行为;另一方面,也要规范用人单位行为,使双方的合作能够公开透明。市场化就业要求就业者“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同样也要求雇主“能收能放”。
  2.建立个人及用人单位的信用制度,提供供求双方信息共享的追踪网络。当前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完善的当属美国,几乎每个毕业生的档案资料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在我国,这方面比较落后,以至于假文凭泛滥,故出现“毕业生彩照要上网”,以便用人单位验证。建立供求双方信息共享的追踪网络需要两方面的支持:一是现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建立供求双方的信息网络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学校在建立信息共享网络方面提供有关个人品德和硬件信息及用人单位提供本单位的信息。
  3.减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社会资本运作的范围与程度不是政府政策就可以解决的。比如,一个任职于公安系统的父亲把其子女安排在公安系统或通过已形成的社会关系安排其子女到其他部门工作,这并不违法。若一个工作岗位只有一个应聘者,个人则不会动用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运作的动力来源于竞争,而竞争的加剧则可部分归因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可谓世界之最,这就造成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或者失业,从而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
  
  参考文献
  [1] 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赖德胜.教育收入与分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晓军.高校扩招是中国缩小差距的起点吗?教育与经济,2002(2).
  [4] 邹声文.学历证书打假出新招,毕业生彩照要上网.北京青年报,2002-03-29.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