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谚语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张殿海
一、利用谚语优美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英语语言之美,激发其学习兴趣
谚语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古今习用,经久不衰,除了它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外,还有优美的形式。在语音上,谚语往往语音铿锵,朗朗上口,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有一种音乐美。这一特点有利于谚语口耳相传,加深记忆。英语谚语的语音美主要体现在押韵和元音重复、音节尾的辅音重复以及音节的头一个音重复(往往是辅音),即头韵。认识到英语谚语的这些语音特点,并在英语语音教学中适时巧妙地加以利用,可以使枯燥的英语语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妙趣横生。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看一看英语谚语是如何实现语音美的。
1.March winds April showers bring forth May flowers.(三月风,四月雨,带来五月花)
2.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小漏洞沉大船)
3.Birds of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Eat an apple going to bed,make the doctor beg his bread.(睡前吃个大苹果,大夫日子没法过)
5.Spare the rod and splil the child(省了棍棒,却宠坏了孩子)
6.No pains,no gains.(没有努力,就没有收获)
7.A hedge between,keeps friendship green.(君子之交淡如水)
8.All work no play,make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休息,杰克也会成呆子)
从以上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英语谚语在增强韵律感时运用了多种语音手段。这些语音手段使英语谚语具有了优美的形式,使英语谚语说起来十分顺口,听起来非常悦耳。这十分有利于英语谚语的口耳相传。了解这些手段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欣赏英语谚语,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样,通过英语谚语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在轻轻松松中学习了英语语音,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二、利用谚语扩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个民族通过自己的民族语言记载文化、反映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学习一门语言就是要学习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只有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和得体地使用这个民族的语言。英语谚语是英语国家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英语语言中的精华。它必然成为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源泉和途径。因此,英语谚语既是我们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窗口。
由于客观世界有普遍的共同规律,而人的思维具有全人类性。所以,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另外,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产生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间在文化上的独特性也反映在民族语言中,特别是反映在往往蕴涵文化意义的谚语之中。英语国家独特的文化也必然反映在英语谚语中。
英语和汉语都有反映气象常识的谚语,但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有些英语谚语不仅反映了独特的气候特点,而且显示出特定的民族文化。例如
9.Winds blowing from the east,bode no good for man and beast. Winds blowing from the west,please everyone the best.
(风起东方,人畜遭殃;风从西来,欢乐开怀)
这个谚语反映的是在英国气象与人畜的关系,情况与中国相反,是由地理条件决定的。
宗教思想对一个民族有很大的影响。它也必然反映到一个民族语言中的谚语中。英国和英语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所以很多英语谚语内容涉及基督教和《圣经》。基督教把上帝奉为至高无上的神。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人必须绝对地服从上帝。这种对上帝权威的崇拜往往反映在英语谚语中:
10.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1.God is above all(上帝高于一切)
12.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
英语中还有一条谚语与《圣经》有关:
13.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own cross.(每个人都必须背负他自己的十字架)
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向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他被钉上了十字架而死,因而,cross一词便有了“苦难”的转义。与cross(十字架)一词一样,Forbidden fruit(禁果)一词也出自《圣经》,并为众所周知。
总之,基督教和《圣经》对英语国家的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英语谚语的重要源泉。通过英语谚语可以了解基督教和《圣经》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三、发挥英语谚语的教育警策功能
谚语是反映集体智慧的,又是流传很广的固定语句,大家耳熟能详,喜闻乐见。因此,引用谚语往往比一般的说理更具有教育效果。英语谚语中蕴涵着很多积极的内容,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人有教育警策作用。学习英语谚语,不仅要从中获得各种知识,更要从中学习一些做人的道理。
汉语谚语中有“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形象地告诉人们忠言虽然逆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和毛病,教育大家要善于听忠告。而英语中也有一个表达类似意思的谚语:
14.Unpleasant advice is a good medicine.(不顺耳的劝告是一剂良药)。
中国人鼓励青少年奋发上进时,往往引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英语中相似的谚语为:
15.Good boys who to their books apply will all be great men by and by.
(用功读书的好孩子,长大会成为大人物)
和汉语谚语不一样,这个英语谚语是从正面告诉青少年,从小用功学习,长大会成为人才。
汉、英两个民族都有很强的时间观念,都强调人们要珍惜时间,抓紧工作。英语谚语有:
16.Time lost can not be recalled.(光阴一去不复返)
17.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我待)
18.To save time is to lengthen life.(珍惜时间就是延长生命)
19.Don'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今日事,今日毕)
这些谚语使人产生警觉,时间是不等人的,要抓紧,充分利用。
汉语谚语中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明只要我们利用时间,狠下功夫,持之以恒,就会取得成就。英语谚语则说:
20.With time and patience,the leaf of the mulberry becomes satin
(有了时间和耐心,桑叶变织锦)。
21.Constant dropping wears away a stone.(滴水穿石)
英语中有赞颂勤劳、鼓励人们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谚语:
22.A lazy youth,a lousy age.(少年懒惰,晚年难过)
23.No bees ,no honey no work,no honey nomoney.(没有蜜蜂就没有蜂蜜,不工作就没有钱)
以上,我们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英语谚语的教育警策功用。当然,由于谚语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因此,谚语的教育警策功用也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由于谚语的产生受到特定条件限制,其中难免有一些内容不健康的谚语,如反映以自我利益为重的:
24.Lend your money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就会失去你的朋友)
25.Lend and lose,so play fools。(借出去就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
26.No money,nohoney.(没有钱就没有甜蜜)
27.Money is the key that opens all doors.(金钱是打开所有门的钥匙)
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应该积极地挖掘英语谚语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辨别出一些英语谚语中的不健康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英语谚语的学习,不仅学习这门语言,更要学习其中所包含的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谚语在英语教育中的运用。从中不难看出,通过英语谚语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英语语言的语音美,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通过谚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其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谚语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教育警策作用,有利于提高其思想品德修养,塑造其美的心灵。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