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论教育管理中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融合
作者:林浩亮
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性是对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互相平等、互相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1]。
一、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1.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及其特点
传统形式上的教育管理过分强调管理者的主体性,将管理者放在管理的主体地位,将被管理者放在客体的地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我——他”的不平等关系,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被管理者只有严格遵循管理者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否则就会受到制裁。这种主体性突出的教育管理模式,导致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被管理者缺乏参与教育管理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主动性、积极性都受到打击,以至于对管理者和管理制度持消极、否定甚至对抗的态度,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样的管理,最终可能导致管理者迷失于外在的权威、功利、名义、物质利益之中,也导致被管理者完整人格的支离、个性的扭曲[2]。虽然近几年来,管理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是只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主体——客体”的关系保持不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强调主体间平等关系的主体间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界人士提出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的观点。
2.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及其特点
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是对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重新理顺。在主体间性教育管理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被看成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共同面对着教育管理中介(包括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等等)这个客体,之间是一种“我——你”的平等关系。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具有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征[2]。首先,承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交往的平等性,是主体间性教育管理的前提。这种平等性表现在教育管理中管理者们和被管理者们作为管理的主体,都有参加管理和交往的均等机会,都有表达自己愿望、提出意见、作出判断、进行解释质疑的均等机会。其次,既然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因而主体间性教育管理强调作为主体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互性活动,重视相互之间关系的塑造达成共识、理解和融合。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与被管理者交往的机会,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被管理者的主体性。而被管理者也要在交往的过程中消除由于身份不同造成的主观消极性,主动与管理者沟通,了解和理解管理者,为管理者提供有利的反馈和建议,促进教育管理的正常进行。
二、教育管理中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互相融合
首先,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虽然是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看成是教育管理的双主体,但并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和超越。“主体间性”,“主体”两字在前,如果不承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又何来其的“主体间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首先是作为有主体性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参加管理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的身份。因此,主体间性教育管理承认、尊重并发展双方的主体性,激发双方参与教育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共同提高教育管理质量的最终目的。
其次,主体间性中的“主体——主体”的模式并没有完全否定和取代“主体——客体”模式。一方面,“主体——主体”关系是以“主体——客体”关系为背景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作为双主体,与他们共同的客体——教育管理中介仍然处于“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主体间性中的“主体——主体”关系是更宏观的“主体——客体”关系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主体——主体”关系中,每一主体都可以作为对方的客观对象存在,具有一定程度的客体性。实行教育管理中,在管理者发挥主导作用的工作上(如决策、检查、考评等),被管理者无疑是以客体的身份出现。而在管理制度、措施实行的过程中,被管理者对制度、对管理者的审视和评价,又是将管理者放在客体的位置上。无论是从认识论还是实践论上讲,在人与人之间,每个人作为现实的存在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主客体的二重性。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主体间性中“主体——主体”的关系中包含着更微观的“主体——客体”关系[1]。因此,主体间性教育管理与主体性教育管理并不是分割的,不可相融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融合的。主体间性教育管理是主体性教育管理的补充和发展,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前提,把强调单一主体作为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实质,而把主体间性教育管理当成是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否定和超越的看法是错误的。
教育管理中应该强调主体间性与主体性的融合,因此,一方面,教育管理要注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主体间性。主要体现在构建交往式的教育管理模式上,将教育管理诉诸对话,通过理解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交往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包括对话、理解、共享三个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结果[2]。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提倡对话。加强教育管理中主体间的对话,关键在于转变管理者的观念。管理者不能总以指挥者的姿态对被管理者发号施令,要注意在对话过程中,被管理者是平等的协作者,而不是管理者灌输指令的对象。其次,要搭建沟通平台,促进互相理解。对话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沟通理解的过程,沟通和理解是一切主体存在的前提,是任何主体间存在的基本方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理解要依靠对话,在对话中通过移情体验,在对方中发现自我,理解对方。再次,要共享交往成果,促进共同发展。教育管理主体间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理解,生成了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有两个方面,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互识表明交往中的差异性,共识表明交往中的统一性。交往的过程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共识而泯灭个性的过程,相反,真正的交往是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在这里,一切等级压制、思想强迫、话语霸权、人格歧视……都让位于平等的对话、投入的理解和真诚的合作,渗透在这种自由交往中的是真正的个性,交往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公共领域[3]。因此,交往式教育管理所实现的不是去统一一个死板的管理目标或者管理成果,而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教育管理的认同和参与教育管理的热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交往,获得的不是一个成果,而是多个成果,双方在交往中共享这些成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教育管理中也应该探索如何发挥双方的主体性。对于被管理者来说,要认识到自身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自身参与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主人翁意识,加强与管理者的沟通和协作。而对于管理者来说,应该改变发挥主体性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听我者奖,违我者罚”的错误思维,管理者的主体性发挥应体现在下面几点:首先,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作为主体间性教育管理的中介客体取代了原来主体性教育管理中被管理者的客体身份,但教育中介其实不是一个纯粹的客体,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潜伏的主体即管理者。教育管理中介始终离不开管理者的创造。因此,对于管理中介(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的制定,管理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使其能适应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为教育管理的实行发挥最大的效应。其次,管理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管理者自身的发展上。管理者在管理实践工作上不断总结和反思,从而得以持续发展,这也是体现管理者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它表现在管理者与其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交往中虚心接受意见、主动进行反思、改进管理方法和积极参与教育管理科研活动等。同时,管理者对自身管理工作的反思也是其人生价值的不断构建和升华的过程。管理者的自我发展,不但是自身的需要,也是管理工作的需要[4]。
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作为教育管理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对现有的主体性教育管理的补充和发展。它最大的进步就是承认了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沟通和共进,有利于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育管理效果的提高。如何在主体间性教育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探索切合实际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值得教育管理工作者们继续探讨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阎青会.试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融合.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6).
[2] 景晓娜等.论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高等教育研究,2001(6).
[4] 柳谦.论主体间教育与教师主体性.广西成人教育,2004(11).
[5] 王延庆.关于教育中“主体间性”的一些认识.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