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中新两国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 奇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教派的移民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同时,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建设,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各民族所固有的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及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化的关系,建立起各民族所一致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和具有自身特色的道德规范体系。研究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体且以儒家伦理为本的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比较中新道德教育的异同,学习和借鉴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解决我国在道德教育中遇到的困惑,提高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新道德教育的共性
  
  1.课堂讲授是两国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
  中新两国历来重视道德建设,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到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再到大学的“两课”,都设置了与道德相关的课程,可以说道德教育贯穿了学校教育的始终,可见我国对思想道德教育是相当重视的。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虽然德育课在课程名称和内容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一直存在。为了加强德育教学,新加坡要求各学校都设置道德教育研究室,挑选合格的教师授课,并且规定校长必须兼任德育科研室主任,学生升学时,德育课分数要记入升学考试的总成绩中。除德育课外,其他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强调进行道德教育,在历史、地理和宗教知识等课程中都规定了德育目标。
  
  2.都注重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在中国,中小学都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升旗仪式、文体活动、尊老活动、植树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等。此外,青年志愿者及学雷锋等社区活动也大大丰富了德育的途径。
  在新加坡,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普遍开展了五项辅导活动:
  (l)榜样——以能够把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所提倡的价值观身体力行的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2)阐释——通过对话,教师向学生解释社会规章制度和道德规则的意义,使他们理解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3)规劝——通过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激励和规劝他们把所学到的价值观付诸实践。(4)环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教育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5)体验——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正面经验和积极的体验,进一步了解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正确性。[1]辅导活动对于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都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道德教育
  中国历来重视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来进行道德教育。
  新加坡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建设与家庭和社会的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纵横联系的立体德育网络,多管齐下,提高道德教育的成效。首先,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格外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强调学校应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合会;其二,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和教育监督站,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为一体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其三,新加坡政府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予以配合,如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在社会上推行与学校德育内容相一致的奖惩标准,并借助法律杠杆对各种新闻机构和大众传媒进行严格管理,从而保证各种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中新道德教育的差异
  
  1.德育的目标层次方面
  我国道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道德教育存在“标杆过高”的现象,也就是说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养等现实情况,制定出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二是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层次不完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主次不分,导致道德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新加坡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识特点灌输不同的德育内容。如小学开设的《好公民》课程内容,一年级以“个人”为核心;二年级以“家庭”为主要内容;三年级围绕“学校”展开教育;四年级以“邻居”为中心内容;五年级则是“国家”;六年级扩展至“世界”。小学的德育课程涉及五个主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涵盖了35个德育指标。每个指标下面都有具体的要求,每个主题下面也有各自具体的要求。因此,其中小学德育课程具有科学的层次性,操作性较强。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标准:低年级偏重于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思想品德,高年级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事实也证明,这种循序渐进的德育方式主题鲜明,针对性强,逐级递进,使德育收到很大成效。
  
  2.在德育的价值取向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就是一元化、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我们的“德育”侧重点主要是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使得道德教育缺乏明确的合理定位,停留在较空泛的说教层面上,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和对个体社会行为的有效引导,而且使之成为一种纯粹的工具理性,失去了对经验、现实超越的外在动力,湮没了道德教育的本质。其结果是培养了人对现实的服从,而不是培养出具有无限创造力的人。这反而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视而不见,同时,也妨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2]
  新加坡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学生经常遇到各种道德问题和价值冲突需要作出选择,而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偏重教条的灌输和道德习惯的型铸,结果导致学生在步出校门后,面对新的道德冲突不知所措。新加坡教育界根据这一情况引进美国拉斯·哈明所创的“价值澄清法”,这种教学法分选择、反省和行动三阶段七个步骤,重视公民道德或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价值澄清法的运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给学生以指导,传递社会文化所既有的价值观,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或价值观,以“澄清”学生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因而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1]
  
  三、新加坡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德育实践研究,探求德育途径的多样化
  新加坡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开始实施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结合的德育形式,即一方面坚持开设德育课,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全部教学和校内工作中乃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行“七结合”。即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德育与生活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共性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无形教育与有形教育相结合,大小结合,在进行国家归属感(认同感)教育时,也重视从培养班级、社区的归属感做起,物质奖励与荣誉感教育相结合。[3]“七结合”的实行,有效地拓宽了新加坡学校的德育途径,其做法对我国探求学校德育途径多样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强化道德实践,完善学校德育质量评价标准
  新加坡学校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新加坡教育界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道德知识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做到知行统一才能达到德育的效果。因此,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应当在强化道德实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方面下功夫。同时,在德育质量评估中,应把学生平时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德育信念放在首位衡量和评估道德教育,注重试卷评估与平时学生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和信念评估相结合,而且以后者为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校德育效果的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功能。
  
  3.家庭、社会要全力配合学校德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校良好的德育环境的营造往往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支持,有时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人思想的无意识的熏染,常会比正面的说服教育更容易使人接受,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大氛围对学校小环境的影响,在实际中落实得并不够好。我国各级政府在落实中央这一精神时,是否应该借助法律手段保证落实,媒体如何长期有效地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及我们怎样加强家庭美德建设以配合学校德育工作,为之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大气候,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各界认真思考的问题。[4]
  
  参考文献
  [1] 师建龙.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教学与管理(下旬刊),2004(2).
  [2] 王丽荣.浅谈我国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现代哲学,2001(1).
  [3] 冯增俊等.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研究.福州:福建出版社,1998.
  [4] 刘宏伟,孙艳艳.新加坡德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教育科学,2001.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