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浅谈概念流利教学理念

作者:王 娜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者一直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受Saussure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外语教育者们曾一度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看成是教学的核心。后又由Dell.Hymes理论产生了强调交际能力的交际教学法。交际法理论指出,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到语言的功能,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按照不同的需要,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交际教学法实施的这十几年中,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所提高。然而如果认为交际法能够解决外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并最终能够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还为时过早。
  交际法只提高了学生在单纯语言层面上的流利程度(如发音、语法),但交流表达的内容往往很空洞,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的内涵,对英语的文化意识仅停留在“什么问题是西方人不接受,认为不礼貌的”。也不能够用英语将汉语文化充分地体现。基于这样的现状,上海复旦大学的董宏乐教授根据Danesi教学理论研究,为外语教学者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概念流利。概念流利,就是把目的语(Target tanguage)的表层结构(如词汇、语法)与其所反映的概念底层结构匹配起来所达到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受到汉语文化认知程度和英语文化认知程度的影响和限制。例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从表层结构上可理解为:约翰靠得住,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但从汉语的概念系统来说“靠得住”与“不吃鱼、玩游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就是语言所反映的概念底层结构,即语言除了所表达的字面意义之外,还存在与该语言系统相关的文化、历史、社会意义的外延和引申。即美国哲学教授H.P.Grice所讲的言语的非自然意义。在英国历史上宗教的斗争十分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推翻旧教后,新教徒为表示忠心,拒绝在斋日吃鱼,所以“不吃鱼”也就有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就成了“遵守规矩”。这个句子应理解为:约翰忠诚又规矩。
  要达到概念流利的目的就要进行概念重组。概念重组分为三种类型:(1)当本民族语和目的语的表面形式折射相同的概念时,概念重组是同形的。这一类型在语言习得的初级阶段和科技专业语言中比较常见。如“肺结核”与“pulmonary tuberculosis”都指同一种疾病,再如“匕首、刀子”与“knife”都指同一类工具或武器。(2)如果只存在部分重叠,学习者就必须内化有别于本民族的概念结构。如chicken在英语中除指“小鸡”外还可以指“胆小鬼”,汉语中却无此引申义。白色和“white”虽然指同一种颜色,但white对于西方人是纯洁的象征,而白色在中国人眼中却是与“死亡、丧事”相连的。(3)如果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反映迥然不同的概念结构时,那么概念重组只能是“重新洗牌”。如pull one's leg是“和人开玩笑,愚弄别人”而不是“拖人后腿”(make sb slow down)。再如,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是“林无鸟,雀为王”,而不是小塘容不下大鱼。第二、三种类型在学习的中高阶段最为常见。
  由于社会发展和生存条件的迥异,各个民族对待事物往往有着不同的感受,因此所形成的概念系统也大相径庭。而这种概念系统最终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那么语言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正如Edward Sapir所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任何一种文化都应该包括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人生观、宇宙观和世界观等。在文化表层之下又隐含着一个民族的整个认知系统。概念流利理论就是要我们外语教学者能够引领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从语言符号系统的表层深入到文化内涵,进而透视和了解该语言民族的文化心态、价值观、生存观和世界观, 触摸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和情感。从而学会另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进而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认知力,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增强自信心,减缓不同文化观念带来的冲突压力。
  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仍遵循着老一套规律:单词结构——句子结构——课文结构。即使是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也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表面层次,只单纯强调两方面的文化差异,避免在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障碍。要知道跨文化交际不仅指怎样打招呼、怎样问候这些社交文化,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了解一个民族的认知系统,从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进而通过这种语言来传递本民族的价值心态。
  概念流利教学理念对于广大的外语教学者,特别是基层外语教师还比较陌生。它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信息,拓展了思路,但该理论的成熟与实践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外语教学者们不断实践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