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数学阅读能力构成及阅读教学原则的研究

作者:高文君 韩联郡 田小现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数字化,数学阅读能力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数学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数学阅读与语文、外语阅读有很大不同,数学阅读较之语文阅读更难更复杂,要求也更高。现实中不乏具有语文阅读能力而不能有效地阅读数学的人。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
  
  一、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
  
  1.数学语言的理解应用能力
  数学阅读与一般阅读不同,一般阅读中阅读和理解好像溶为一体。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经常使用汉字的缘故,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头脑中已有汉语词汇的大量图式。但数学语言不同,数学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术语、符号、图形往往不为人熟知和了解,所以数学阅读首先要过语言关,数学阅读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对数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2.阅读推理能力
  阅读推理能力是根据阅读的材料推论出新知识的能力。罗素曾说过:“数学是这样一门科学,我们全然不知道我们在数学里谈论什么,也不知道我们说的是不是真的。”这话虽然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缺乏推理的数学阅读很容易陷入罗素所说的这种难堪境地。推理的重要作用是获得合理清晰的数学知识。只有经过个人推理论证得到的,自认为合理的,而又对它有比较明晰的认识的数学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并能为个体所利用。
  3.联想记忆能力
  联想记忆能力,即可以将数学材料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主动寻求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信息并进行类比、联想、记忆,以加快对新知的同化和顺应,加快对认知结构的构建或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能力。
  4.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
  即对数学材料重新组合和调整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概括的结果,在学生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接受的知识虽然已经是已概括了的数学知识,但这些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而且需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数学活动,进行理解、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此外,概括对记忆也有很大帮助,记忆有明显的选择性,只能以概括和简约的形式保持信息。概括有利于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组块,从而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提取和再生。
  5.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即阅读监控的能力。认知阅读心理学家认为,阅读监控的作用在于保证阅读者有效地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可分为设定目标、制订计划、选择策略、检验目标、做出补救等一些措施。对于熟练的阅读者来说,理解监控在开始阅读时便已出现,并贯穿于阅读过程之始终。数学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要求阅读者具有良好的策略和阅读监控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数学阅读能促进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数学交流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等。数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数学阅读教学,即在数学教学中依据数学教学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寓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于数学阅读之中,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为核心,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数学教学模式。
  
  二数学阅读教学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也不可能立竿见影,而且目前不少学生还不能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对数学阅读更是摸不着头脑,部分学生则数学基础较差。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应以教师的导读和示范性阅读为主,而后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提高数学阅读的要求,扩大学生参与阅读的比重,不断提高阅读的能力。
  2.阅读要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数学阅读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密切相关,数学阅读的过程既是数学思维的过程也是训练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离开思维的阅读是机械、乏味、毫无意义的,而抛开思维训练的阅读教学则是错误的、有害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数学阅读时,要与学生思维发展的进程相吻合。既不能不顾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水平,要求他们阅读难度过大或过于抽象的内容,也不宜低估学生思维发展水平,降低阅读要求,从而影响他们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此外,在向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时,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作精心设计和处理,既不能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不应是他们力所不及的,这样才能促进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只有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变学生“要我读”为“我要读”,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主动、独立的阅读思考时间,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积累数学阅读的经验,培养数学阅读的能力。
  4.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数学课本为主的阅读教学,但并不是说,阅读对象只囿于数学课本。这里的以“课本为主”是指以课本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及其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这是因为,由于教材编写的需要和课本说明文式的特点,其中省去了许多有关数学概念等的发展过程及许多知识点的细节,而这些过程、原因、事实和细节对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无疑是重要的、必要的和有效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介绍和补充一些课外科普读物、杂志、报刊,甚至网络上的一些有关数学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的文章和内容。这样组织教学不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阅读水平跃上新台阶。从而使学生学会数学阅读、学会查阅资料、学会归纳总结。一旦学生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就犹如为他敞开了数学知识的大门,不仅对当前学习大有好处,而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数学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课本为主而不囿于课本,坚持课内外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斯托利亚尔著.数学教育学.丁乐升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 邵光华.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数学通报,1999(10).
  [3] 许世红,罗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数学教育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