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帮助内向学生走出孤独

作者:吴新星




  前段时间,观看了《人与社会》中的一档节目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节目中讲述了一名成绩优秀的男孩,在学生时代一直是老师们培养的重点,家长们的殷切希望。可是如今三十多岁的他却日日夜夜睡在一个笼子里,原来这个男孩疯了。通过男孩的父母讲述才知道,其原因是男孩平时太内向,太偏激,久而久之心理不再健康,再加上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从而造成终身遗憾。
  这件事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级中那些平时遵守纪律,却不大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善于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孩子们。也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善言辞,所以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大家也不是很喜欢他们,在各种竞争中总处于劣势。其实这些孩子就存在内向的倾向。内向的孩子,很少主动去争取在众人面前展现、表达自己的机会。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只好将所有的烦恼、忧愁、痛苦压抑在内心深处,自己一个人扛。如此发展下去,将给他们成人后的社会生存造成困难。因此,缩短内向学生和外向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性格内向的学生走出孤独是我们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
  下面就是我在班级管理中如何缩短内向学生和外向学生间距离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 扶持交友,扩大交往
  
  在一年级的课间活动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内向学生和外向学生之间的差别。外向的学生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时总是迫不及待地往操场上奔去,主动地去寻找自己的玩伴,而内向学生的反应则截然相反,他们下课时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或是独自走在操场的角落边,从不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
  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了一种“搭配型”的游戏方法,这是以小组合作为单位的课间活动,刚开始每组只可以和组内成员(课间)一起游戏,组内成员都是由内外向学生搭配而成的,游戏内容由每个组员轮流设计。然后进行评比,重点点评小组的全员参与性,评出游戏比较文明而且每个组员都参与的两小组,第二天就可以让这两小组进行合并,成为一大组共同游戏。像这样,每天进行游戏的评比和小组的不断拆建,可以很好地帮助内向学生走出自己的空间,参与到集体中去。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集体当中去,杜绝了班级中部分小团体的产生,因为低年级学生所谓交朋友,基本上是看对方的成绩好坏。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和成绩好的学生玩,这样一来,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会有被排斥的感觉。采取这种游戏,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以强带弱,由弱变强,可以让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在时刻关心着自己,自己并不是“被遗忘,被忽视”的人。在活动中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让他们感觉到与人相处的愉悦性,从而建立起想与人交往的心理准备,同时给这些内向的学生创建了合作的空间,扩大了他们交往的范围。
  
  二、 放大优点,树立威信
  
  本学期我采取了班干轮换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性、参与性,我把它分为三轮:第一轮是轮流制,从男生的一号和女生的一号开始每天两人轮流值日,并让他们在当天值日结束时说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作为一名班干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一轮下来,由我和我的配班刘老师选出十名在第一轮中比较负责的人来。那么,第二轮就由这些人轮流值日,给大家做示范作用,每个人可以对照他们发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第三轮再按学号开始来一次轮流,因为两轮下来,每个人基本上都知道了自己身上的优缺点,这样在第三轮轮流中,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这一轮也就是为选举正式班干部准备的时候了,每天习惯养成时全班同学会给当值学生进行评比和打分,最后按分数的高低选举出正式班干。选举中我们会留意那些内向的学生,并会把他们表现出来的优点有意放大,使得其他孩子关注到他们,也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这样做的目的,既让每个人有了锻炼的机会又重视了那些弱势群体,而且这样选出来的班干更具有说服力,在班集体中也会有一定的威信。
  
  最终选举出来的班干值日都是搭配执行的,每天两名学生合作值日,这两名学生是由内外向搭配而成的,在值日当中有意放大内向学生的优点,在放大优点的同时巧妙地指出其与外向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学习到如何去参与,去合作,并在参与合作中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三、 提供岗位,锻炼自我
  
  针对部分学生不敢在人前讲话、独立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的情况,我制定了班级管理定期汇报制度,为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表达锻炼的机会。如我们班选举出来的劳动委员就是一名比较文静、内向的小女生,平时不大善于表达,但她做事却十分认真、细致。我就利用她这一特点专门为她制定了一张“劳动评价表”。
  一方面让她每日考核值日生的劳动表现,另一方面让她利用每日中餐时间到讲台前向所有的同学宣讲当天所有的值日生的值日表现,提出表扬、批评和鼓励;久而久之,她俨然成了一位小老师了,评价客观,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肯定,从而自己的自信心也增强了,站在讲台上慢慢放得开了,声音也响亮了,与同学交流的机会也逐渐增多了。
  有一次值日班干认为当天的值日生卫生打扫效果不好,按照管理制度当天的值日生要被评定为不合格,但是这位劳动委员却私下和我商量应该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于是我就尊重了她的选择。按照惯例中餐时间到了她汇报当日的值日情况了,当她汇报完后,我及时将这个小插曲讲述给全班同学听。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的鼓励孩子站在讲台前,面对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或独到的看法,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增强自信,对他们将来步入社会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合作,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 多样评价,共同发展
  
  我们学校每月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评星,每月会评出五名学习之星和五名单项之星。评星初期,往往得星最多的都是那些上课活跃、性格外向的学生,所以我又在本班设立了一套评价体系,照顾到了那些内向学生。
  首先,每月除了学校的月度之星外,我还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文明之星,健体之星,卫生之星,守纪之星”各五名,这些奖章在每个月和月度之星一起进行评比,每月一次。我把这些奖章的评比细化到了平时的每一天中,在我们班的前墙壁上分别挂着这四张表格,由每天的值日班干负责记录,到月末时进行统计,每张选出星数最高的前五名,纳入到月度评星活动中去。这样每个月的月度之星从十名升到了20名,目的是让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班级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
  其次,班级增设的这四项奖项,要求逐月提高,让他们在找到目标的同时还会朝更远的方向去努力。如每月评比奖项不变,但每月的具体要求不同,像第一个月文明是如厕文明,健体是眼保健操,卫生是用餐卫生,守纪是课堂守纪。而第二月的要求就会在第一个月的基础上跳上一级,要求有所提高,变成课间游戏的文明,广播操的认真,个人包干区的卫生和放学排队的守纪。以此类推,第三个月要求又会在第二个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每个月不断变化的要求给学生们一种新鲜感,也激起了学生们尝试的欲望和攀登更高峰的决心。
  通过大家的努力最终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品,其实奖品并不大,就是一支铅笔上贴上个标签,上面写上奖项和获奖者的姓名,但往往这些小礼品却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每个月都很期待这些发奖项的日子。同时也是给学生们多了些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月只要你做出了努力,取得了进步就会得到相应的奖项,不管是学校的还是班级的,大家都很乐意。因为这些都是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得来的,也让大家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也乐在其中。因为我发现在这样的评价方式真正地使那些内向的学生们走出了孤独,秀出了自我。
  总之,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乐群合作、善于交往、树立自信,就会有效地缩短内向学生和外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内向的学生走出孤独,走向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