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超越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

作者:谢韦韦 杨 辉




  一、 前言
  
  课堂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在众多观点中形成了两大派别,即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在我国,因传统文化的影响,前者一直位居主流,长期以来牢不可破,成为制约我国教育现代转型的瓶颈。当前,为打破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在我国备受推崇。这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使人们难以在两者间取得平衡。超越二者,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寻找一个新的方向,已成共识。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批判了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二分法的不足,分析了二者背后的认识论根源,认为应该转变真理观和认知方式,树立新的教师角色任务观,构建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他的见解洞达了教育的本质,对我国当前教改中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来说是一剂最好的解毒剂。
  
  二、 课堂以什么为中心:帕克·帕尔默的洞见
  
  1.批判: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二分法的不足
  帕克·帕尔默认为传统的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二分法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教师中心的课堂中教师只把结论传授给学生,它假设教师掌握所有知识,而学生只掌握很少知识,或根本没有掌握任何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传授,学生一定要接受,教师制定所有标准,而学生一定要达到这些标准,结果造成了教师只讲不听,学生只听不讲,教师成为绝对权威。而学生中心论则强调学生和学习过程远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为重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学生中心的课堂中“学生永远不会出错”,“一切以学生为标准”,“这样我们又一次陷入非此即彼的境地,我们的内心由于无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而饱受鞭笞”[1]。帕克·帕尔默认为教师和学生犹如一个电池的两极,“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它们就会产生生活的能量,把它们分离,电流就会停止流动”,传统的二分法把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以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室中共处的时间里,并没有体验真正的共同体”,因此也无法把两种模式的优点融会贯通起来。
  
  2.分析: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形成的认识论根源
  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说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有什么样的认知方式和真理观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帕克·帕尔默认为教师中心的课堂是由客观主义、绝对主义的认知方式所造成的。在认识的客观主义模式中,“真理是‘一组关于客体的假设’,只有通过把我们自己的身心与我们要认识的事物相分离才能获得”,“在知者与已知事物之间任何要求主观介入的求知方式都是简单的,不可信的,甚至危险的”。客观主义是与权力主义相联系的,“当人们相信所有问题都可能有客观答案时,当乐意提供这些答案的专家出现时,人们便开始不信任自己的知识而去权威那里寻找真理,这样,舞台就是为这些‘权威’设置的”。在客观主义的认知神话里,专家是抹去了自我感觉的人,外行完全信赖专家为他们提供的客观知识,真理从上向下流动,从了解真理的合格的专家到只有资格接受真理的外行(如图1)。这样教育就是一个把客观真理运送给学生的系统,学生被禁止直接接触学习客体,以免他们的主观性污染了客观知识的纯洁,无论他们想知道什么都一定要经过教师的传授,教师代替知识,成为它的代言人,并成为学生注意力的唯一焦点。绝对主义认知方式认为我们能知道事物的全部现实,因此认识和陈述真理都是独裁主义的。而相对主义则相反,认为除了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并无现实,因此认识和陈述真理是无政府主义的,这是学生中心说的认识论基础,“当一切都以学生为标准,就很难再去正视个人或团体的无知和偏见”。
  3.超越:构建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
  
  帕克·帕尔默认为理想的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因为二者的取向都是“自我”关注,只有 “在教学的核心范围内,加入一个伟大事物,也就是第三事物”,才能打破传统思维中师生二元对立的紧张态势。这个伟大事物不同于客观主义认知神话中的认识客体,而是一个具有内在生命的主体,求知者只有对它全情投入,以自己的内在生命与之对话,才能洞悉它的奥秘。它不是指“研究这些主体的学科,也不是关于他们的课本或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这些视为主体的事物本身”,因此伟大事物中心不同于知识中心。我们为伟大事物所凝聚,“正如原始人也一定曾经聚集在火堆周围,通过聚集在它们周围并尝试理解它们”一样,伟大事物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呼唤我们去认知、去教学、去学习,围绕着主体我们“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沟通分享观察和释义,互相纠正和补充,一时因论争而分开,接着又因达成了共识而结合”,这样,一个真正的教学共同体得以形成。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师生同时专注于一件伟大事物, 在这样的课堂上,主体不是教师或学生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从而使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教育的最优特质获得了融合和超验升华。
  帕克·帕尔默论述了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共同体的新的运行方式。真正的共同体“犹如真实的生活,不存在纯粹的知识客体,也没有绝对的权威”,“伟大事物活生生地、真实地存在于师生之间,学生未经中介而直接接触主体,所有用心注意它的学生都可以检验、纠正、挑战教师的结论,这不是尴尬时刻,而是为卓越教学欢庆的时刻”;真正的共同体是通过论争而不是通过竞争来推进我们的认知的,论争是公开的,群体共享的,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从别人眼里看待事实的机会,在这里,个人意见受到检验、补充和修正。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变成了能在房间内到处反弹的复杂的公共对话,学生的眼睛从只看着教师,转向彼此相互注视。帕克·帕尔默富有激情地描绘了一幅教学的理想图景,“学生聚集在这一中心,从这个活的中心,学生向外开拓到其他教育环境中去,主动去寻找在中心找不到的真知灼见,到图书馆去做独立研究,到演讲厅去吸取有关各种不同主题的系统性信息,到研习班、到工作坊、到实验室去实践各种特别的技术的应用,但无论身在何处,总会回到中心的轮轴,带回新的事实和理论……然后又带着新的问题再次从中心走出去……”,这个空间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如图2),不是线性的、静态的、分等级的,而是圆形的、互动的、动态的(如图3)。“在这个共同体内,认识真理与陈述真理的过程既不是独裁式的,也不是无政府主义的,相反,它是一场亲和与距离,说话与聆听,知与未知间复杂而永恒的共舞,令求知者和被知者成为合作和共谋的伙伴”。
  4.途径:转变真理观和认知方式,树立新的教师角色任务观
  (1)转变真理观和认知方式
  如前所述,真理观和认识方式引导着我们的课堂,构建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共同体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真理观和认知方式。帕克·帕尔默反对把真理视为一组关于客体的假设,认为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真理不是静态的既成的结论,而是不断挑战就结论和产生新结论的共同体中的动态对话,是质疑过程和对话本身。共同体永远不能给我们终极的肯定,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把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观察同我们的理论,连我们自己本身都交给共同体验证,那么共同体仍大有可为,把我们从无知、偏见和自欺中拯救出来。因此“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帕克·帕尔默批判客观主义割裂、分离的认知方式,认为它制造出了一种恐惧文化,他认为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因此联系性的认识方式应该成为良好的教学所依赖的基础,用爱取代恐惧,用共同创造取代控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