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巧改教科书上的练习

作者:李 笔 吴芳芳




  小学教科书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里面有许多教学专家、一线教师精心编制的练习,但教材练习的相对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使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导语呆板、内容机械、重复枯燥、缺乏激励、被动应付等问题。教师如果能在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恰当地改一改练习,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就会取得不一样的练习效果。
  
  一、 形式上:巧改导语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生动有趣的语言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是判断题,只要修改一下导语,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你说:“请同学们看题目,找一找哪些题目是错的?哪些是对的?”学生们肯定无精打采,懒得举手。但如果你这样说:“同学们,下面是猪八戒做的题目,八戒是个马大哈,看谁的眼睛是火眼金睛,能发现错误,并且能纠正过来。”这样语言显得童趣横生,学生定会充满信心,兴趣就会提高。
  教材练习也是有导语的,但只是一些呆板、划一的导语,如口算、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等。其实,教师可以在导语上面力求创新,换成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从而使练习成为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数学活动。如口算题改为“数学直通车”;填空题改为“生活五彩园”、“知识万花筒”或“知识宫里窍门多”;选择题改为“大浪淘沙”、“快乐ABC”;判断题改为“我当小法官”或“我是小小裁判”,如此人性化的导语,改变了以往标准化的冷面孔。这样在学生心目中,作业变成了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
  
  二、 题型上:变单一练习为对比练习、分层练习
  
  1.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置对比练习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于貌似质异的题,往往会分不清楚,经常出差错。通过对容易混淆知识的对比练习,学生可以从中找到不同点,从而在以后的解题时引起“警觉”,进而达到提高解题正确率的目的。所以,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适当修改教材练习,对易混淆的知识设置对比练习。
  2.面对学生差异要设置分层练习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解题技能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就不同了。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练习必须对教材练习作出必要的调整,设计出分层练习,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空间。
  
  三、 内容上:变单向封闭为多向开放
  
  传统的教材联系都是单向封闭式,题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的结果一般都是必要的和唯一的,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限定条件(包括直接条件和隐含条件),经分析、推理、计算得出具体的答案。这种单向封闭的教材使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解题要求,久而久之会给学生的思维造成不良定势,制约了学生思维品质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发展。如何使学生的思维走出“格式化”的误区,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们有意地将教材中的封闭练习改造成多向开放的(包括解题策略开放、题目答案开放、问题开放),给予学生选择和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解题策略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由于思考分析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题目具有多种解答方法。教学时,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练习中的多种的因素,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和多式样的尝试,寻求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解法。
  2.题目答案开放,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
  对同一个题目有多种答案的可能性,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单一性、片面性,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所求问题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自主提问,并探究其结果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加强对习题的拓展引申,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练习,克服思考问题的单调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