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作者:李 斌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由此可见,学生能否主动探索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激起学生“学”的兴致,点燃学生“思”的火花,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投身到主动探索知识的活动中。
  
  一、 创设现实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源于现实,又应用于现实,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均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合适的、有数学价值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认识到身边就有很多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小数的性质”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到超市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了解的情况,教师有意识记录一些价格,如0.80元、23.08元、20.65元、7.90元、102.00元等。然后教师提出四个问题:①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②像0.80元、23.08元、20.65元、7.90元、102.00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变化?③这些数中哪些“0”去掉后商品的价格没有改变?④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跟小组的同学说说看。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观察、发现,带着疑问去体验、探索、交流,既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深刻理解新知,又学得生动、主动,有滋有味,兴趣盎然。
  
  二、 创设认知冲突情境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因此,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之间制造矛盾,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境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欲望。
   如教学苏教版第六册“统计”,教师依托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比赛为题材,创设了“4名男生共套中28个,5名女生共套中30个,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套圈”这个学生喜欢的游戏和比较男、女生谁套得准这个学生喜欢的问题,迅速形成欲求不能、欲罢不甘的矛盾状态:怎样比才公平呢?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进入“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这个新问题的学习中,进而在问题的解决中认识平均数,并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三、 创设趣味故事情境
  
  数学教学中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创造性地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和童话世界,借助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之中。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编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一位老爷爷把一块长方形地分给四个儿子。老大分到这块地的1/4,老二分到这块地的2/8,老三分到这块地的4/16,老四分到这块地的8/32。老大老二老三觉得很吃亏,于是四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当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时,教师问:“同学们,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哈哈大笑吗?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什么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其中的答案。”这时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学习新知识,得到答案。由此,教师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展开操作、观察、思考、猜测、验证、交流,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 创设悬念激思情境
  
  教师应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给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创设悬念激思情境,使学生一上课,就有急于探索数学知识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
  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3的倍数的特点”时,教师首先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数是否3的倍数,这里面是有秘密的,老师已掌握了这个秘密,不信你们可以出一些数来考考老师。然后,让学生任意出一个多位数,教师迅速判断出每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并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学生通过验证,惊奇地发现老师的确掌握了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秘密,从而产生有什么秘密,秘密在什么地方的 “悬念”,在这个“悬念”的诱导下,学生迸发出强烈的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进入到探索“3的倍数的特点”的学习活动中。
  实践证明,创设情境是引导和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给学生创设的情境不仅要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有利于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领到数学活动本身,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还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利于教师的组织、引领、点拨等。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用数学的眼光去探索、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