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课外阅读:拿什么吸引儿童
作者:曹海永
课外阅读:拿什么吸引儿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关注他们在课外阅读中真正的需要。基于此,我在学校3~6年级学生中做了一次“我的课外阅读需要”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最需要的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典型,藉以影响其阅读的兴趣;其次是一个方便的阅读场所和一种浓郁的阅读氛围,藉以培养其阅读的习惯;再次就是阅读后有深度、有品味、有质量的师生交流,藉以提高其阅读的能力。
一、 让教师成为阅读的榜样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耳濡目染,语文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审视当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敷衍问题,是不是也和我们语文教师自己不读书有关呢?与其苦口婆心地诱导、声色俱厉地命令,不如身体力行做一个职业读书人。我想:语文教师站出来就应该像个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理应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惟此,儿童课外阅读才能找到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榜样参照,得到一种最有震撼力的精神鼓舞。
1.读给学生看
“近苍则苍,染黄则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在学生面前阅读,读给学生看。清晨,不妨站在教室门前,手捧一卷放声朗读,让每一位学生感受一种朗读的投入与激情;中午,不妨端坐讲台,翻开书页潜心默读,让每一位学生感受一种阅读的沉醉与专注;课间,不妨喝几口清茶,读几份报刊,让每一位学生感受一种阅读的潇洒与惬意。办公桌、讲台上别忘了放置几本有内涵、有情致的好书,最好还能留下自己认真而细致的阅读痕迹,让每一位学生感受一种阅读的收获与成效……当然,要真正地臻于完美,我们语文教师还要拥有一个丰富得足以向学生“炫耀”的藏书室,拥有一种面对书籍比学生更强烈的“饥渴感”,拥有一份具体得让人一目了然的阅读计划等。
2.读给学生听
“教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任何美妙的录音都不能代替教师的朗读,因为教师的朗读是有感情、有温度的,能把作品中潜在的意义、意趣和意蕴最直接、最生动地传递给学生,以至深入到学生心灵的深处,永久地保留下来。所以,大力倡导教师为学生朗读作品,对激发和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作品读给他们听。如为低年级学生朗读《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为中年级学生朗读《爱的教育》《我要做好孩子》,为高年级学生朗读《青铜葵花》《小王子》等。实践表明,语文教师大多非常善于朗读,他们朗读时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样的表情和充沛淋漓的情感,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语感培养和美感熏陶。
二、 让教室成为阅读的地方
教室是儿童学习和活动时间相对较长的地方,儿童在这里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体味数学的思维理趣,享受艺术的至美魅力,探索科学的神奇奥秘,更应该在这里养成阅读的习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在学校、班级阅读文化的熏陶感染下逐渐形成的,而不是“依赖”家长的监管和督查。让教室成为儿童阅读的地方,体现的正是语文教师的一种教育信念、追求和品位。在我看来,语文教师教育能力的有无、教学水平的高低,最关键的就在于能否带领全班学生建设好真正意义上的“书香班级”。这是需要下真功、下硬功、下苦功的。
1.营造氛围,阅读浸染
在一种优雅的氛围里,人的言谈举止也会不由自主地优雅起来。要儿童热爱阅读、自主阅读、有效阅读,语文教师要整体优化班级阅读环境,让教室处处飘溢书卷之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浸润下自觉融入广阔的阅读实践。比如:在教室门口张贴阅读宣言,设计阅读口号;在教室墙壁和廊柱上,布置学生自撰的读书格言、自编的读书小报;在宣传栏里介绍古今中外“大家”的读书故事,推荐欣赏名家、名著、名篇;在板报上推介“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的优秀事迹,展示他们的读书生活、读书心得;设计“攀登书山”的主题墙画,及时记录学生的阅读进展……一句话,要让教室成为学生到过的最好的阅读的地方,让学生走进教室就油然而生一种阅读的冲动和痴情。
2.建设书库,阅读接力
我们要努力让教室成为学生触手可及、思接千载的“图书馆”,让学生坐拥书城,便捷地阅读“万卷书”。教室要有专门的书橱,教师可发动家长每学期开学为学生购买5本新书,可以涉及文学、历史、科普、传记、哲理等;再刻一枚“书韵流香”、“腹有诗书气自华”等班级藏书章,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盖上藏书印并编写序号。我想:每天当儿童望一眼琳琅满目的图书,一定会格外开心,读书自然会更加主动。不同风格的书籍不仅能开阔儿童的眼界,那种读别人的书的愉悦感更能促使其不断地去阅读、阅读、再阅读。为更好地促进智慧碰撞,教师可利用班级书库,开展阅读接力。即给每本图书配一本“阅读手记”,让阅读此书的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收获与问题等。
三、 让交流成为阅读的提升
儿童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学习,由于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如何让学生聆听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生命拔节的声音呢?我觉得交流是至关重要的。阅读的过程相对独立和封闭,缺少交流,致使儿童的课外阅读水平和能力基本陷于自生自灭之境。事实上,学生也渴望阅读交流,但是由于受年龄、知识、能力、视野和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阅读交流随意化、浅显化,而交流则是丰富和开放的。这就要求在交流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细节和情感,让阅读交流走向专题化、深刻化,切实提升阅读品位。
1.由沉迷情节转向关注细节
儿童阅读更多关注的是作品的情节,这是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帮助其更连贯地把握作品内容,更清晰地梳理作品,更深刻地巩固作品印象。但是一味沉迷于故事情节,则容易造成学生阅读中的走马观花和浮光掠影,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阅读还需要一种“层层剥茧”式的细致与深刻。细节是对情节的有力支撑,细节丰满了情节的血肉,关注细节的阅读交流才更具吸引力和震撼力。因此,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找准典型“细节”,它可以是一个片段、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一个字。然后“于细微处摄神”,通过对文字的理解、朗读、想象、补充,对情境的体会、揣摩、再现、创生等充分体味蕴涵其中的情感、思想、精神等丰厚的营养元素。
2.由积累语言转向滋养情感
语言积累固然是儿童课外阅读的重要目的,但不是惟一目的,滋养情感的意义绝不亚于积累语言。因为一旦儿童的情感被真正激发和感染,他一定会积极主动地、乐此不疲地诵读作品,品味语言。情感是作品的生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儿童的课外阅读是满蘸情感的,有时多愁善感,有时手舞足蹈,有时心花怒放,有时喜笑颜开,有时热泪盈眶……阅读的交流,师生可以共同探寻和把握作者在作品中所寄托的情感,如情绪色彩、情趣意味、情调体验、情致倾向、情愫内涵、情意流露、情怀表征、情操取向等;可以共同讲述和分享各自的情感体验,如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婆娑,激荡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禁不住哑然失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