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作者:邓承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成功。在实践中,我们觉得专家引领、行为跟进、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正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一、 专家引领——借力登高得以望远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仅仅拥有知识的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知识只是奠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智慧却给教师带来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如果缺乏专家、名师的引领,则很难提升其教育理念,难以做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通过专家引领、名师指点的途径,引导教师朝着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前行。
  一方面,我们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实践中练”的方法,让一批骨干教师向专家名师学习,进行“零距离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现场去体验和感受名师的教学风范。近年来,我校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观摩名师教学风采,学习先进教学理念。让这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课改的“领头羊”,从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发挥本校名优教师的力量,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教师有一个成长的智力背景和支持系统。特别是对一些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又推进“名师带教”制,采用“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精雕细刻”的定向培养。
  有了专家的引领和名师的指点,教师走出了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提升了理念,拓展了视野,在不断的智慧交流中获得了专业成长。
  
  二、 行为跟进——实践锻炼促进提高
  
  一名教师从新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多年来,我们努力遵循这一规律,抓住教师成长的关键期,引领教师行为跟进,帮助教师学会教学、提升能力、懂得研究,在实践中练就教师才能,促进提高,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磨一阵”,奠定成才基础。为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校注意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磨练,要求教师过好“三关”(教育教学基本功关、学科教学关、教育科研关),做好“三课”(汇报课、研究课、观摩课),读好“三书”(教材教参、课程标准、教育理论),掌握“三种技能”(普通话、英语、信息技术)。帮助中青年教师努力缩短“适应期”,尽快突破“高原期”,早日走向“成熟期”,实现由新手到能手的转换。
  2.“扶一把”,引青年教师上路。对有潜质,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学校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把他们推上公开课、观摩课的舞台,推荐他们参加各级教育技术比武,引导他们参与学科实验,指导他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让他们快速成长。
  3.“逼一程”,让青年教师超越。首先是“课题逼”,学校规定青年教师每人必须参与一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其教育科研完成情况,作为量化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其次是“指标逼”,学校列出了五个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的硬指标。
  近年来,我校还坚持开展了“五个一”、“四个三”系列活动。要求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订阅一份教育教学理论刊物;设计一篇优秀教案;上一节优质课;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四个三”活动是以每学期为单位,一是“三课”,即每人在教研组内上一节研究课,每组推荐一人上一节示范课,每位教师在校级或以上范围上一节公开课;二是“三学”,即学一本最新出版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学一位名师的授课艺术,学一招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三是“三研”,即参与一项教改实验,撰写一份有价值的科研报告,以组为单位组织一系列教研活动;四是“三赛”,即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科基础知识竞赛、教学基本功比赛、课件研制设计比赛。
  通过建章立制,学校形成了一个浓重的实践锻炼、岗位练兵的氛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同伴互助——资源共享不断前行
  
  我们强调共生理念和对话机制,建立柔性组织和多元化教研组,如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青年教师小组等,引导教师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组织,教师个体发展目标整合为教研组的目标,而教研组的目标又通过教师个性化的行动来实现。即在多样化的连接中形成动态的组织结构,鼓励教师“做你所需要的”,“研究你所要研究的”,在开放的信息交流中激发创造的活力。
  1.研究,被引入备课的过程。我们实施以说课为主的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前准备好说课案,在集体备课时间由一位教师进行说课,说自己的课是如何准备的,课堂上如何进行,哪些是本节课的重点,自己准备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本节课的难点,自己准备如何突破这些难点等。然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研究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最好,让学生最大地吸收。最后由说课教师根据其他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正,修正以后再把教案发给每一位教师。这样,教师们可以集思广益,可以指导其他教师的经验方法,可以避免可能会犯的错误,可以吸收更多的资源,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交流,让教研不再是空谈。校本教研的提出和实施,改变了教师单兵作战的职业习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交流互动成为主题。我们把以培养教师团队精神为目标的“合作交流教学研讨方式”带到教研中。这是一种以教师“自主钻研、共同设计、分工行动、集体评议”为流程的教学研讨方式。这种合作教研,也有助于学科间的整合和交融。如学校开展的推门听课和评价交流活动,有利于教师走出狭窄的自我天地,学会与同事共同研究教材,共同反思得失。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促使全体教师行动起来。学校先后举行了“转变旧观念,走进新课程”、“平等与对话”、“打造有效课堂”等一系列教学论坛活动,许多教师更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交流、研究之风。
  3.网络,成分享资源的空间。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毕竟难以满足每一个教师的需求,网络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开展平等、广泛、深入和持续的教学反思的平台,不仅弥补了集中培训的不足,也推进了校本培训的开展。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学校一方面利用校园网,方便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新的教育实验,鼓励教师在“教育论坛”上发帖子,写文章。网络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不同地点、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此欢聚一堂,实现了广泛的同伴互助和有针对性的专业引领,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四、 个人反思——梳理得失提升才能
  
  引导教师扎根教学实践,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有效路径,而倡导写反思日记,则是引导教师反思的常用形式。
  1.形成共识,让教师愿意写。我们引导教师建立这样的基本认识:要成为优秀教师,就应不断自我反思,要使反思形成习惯,并且逐渐走向深入,就应不断写反思日记——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上,苏霍姆林斯基走了32年,成为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成了世界著名教育家。他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这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使教师明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发展史,其实就是他们的反思史。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就会将写反思日记当作一种自觉的要求。
  2.创造条件,让教师有的写。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给教师提供写作素材,我们定期开展有思想性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研讨活动,让教师从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有价值的原生态素材,捕捉闪光点。这样,反思促进了写作的深入,写作推动了反思的升华。每周三下午,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每次活动除明确重点发言的教师外,每人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往往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新的思考去。这样的讨论和切磋,常常能激活教师的思想,拓宽教师的视野,从而为反思日记的写作提供不竭的素材来源。
  3.引导交流,让教师写得好。起初,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反思日记总是就事论事,浮于表面,始终在具体的“怎样教”的浅表层面上兜圈子;还有的反思日记纯粹记事,缺乏深层开掘,没有思想性。前者是机械呆板的零打碎敲,后者是形式主义的应付交差。怎样走出困境,把反思日记的写作引向深入呢?
  (1)引导明确写作目的。反思日记不是单纯地纠缠教学细节本身的成败得失,而是要跳出一招一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能,探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生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智慧。
  (2)倡导教师潜心读书。反思本身需要理论支撑,需要思想资源,必须大兴读书之风,营造书香校园,让教师在坚持不懈的、系统的读书中提升思想认识。
  (3)专家指导对话引领。近几年,我们先后请了多位知名学者和专家,前来讲学指导,与教师对话交流。普通教师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唤起了对再学习的渴望。
  (参考文献本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