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作者:项一喜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
  教学目标:
  1.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100里面有10个十,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一套课件、铅笔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巧用玩具,游戏引入
  
  下课的时候,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爱玩一种游戏,叫数码游戏。老师也很想玩。谁愿意和我一起玩?师生玩,同桌小朋友也可以一起玩。
  能说说你在刚才的数码游戏卡上看到了哪些数?教师随即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100以内的数。
  【评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卡片来引入。巧妙地把玩具转化为学具,利用一个比大小的游戏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
  
  二、 动手实践,充分展开
  
  1.说一说:其实不光我们刚才看到的数码游戏卡上有数,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有很多这样的数。老师刚才坐35路车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数——35。这样的数你还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2.数一数: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你能数一数吗?在自己座位上数一数。你是怎么数的?带大家来数一数。
  (反馈:1个1个、2个2个、5个5个等)
  3.画一画:假如老师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小朋友,你们说全班小朋友应该画几个符号呢?用你们喜欢的符号画一画。要求: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最好让大家一下就看出是几个,看谁的本领大。
  【评析: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让学生画一画,使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应该做到手口一致。教师注意将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要求的提出“最好让大家一下就看出是几个”,使学生自然将2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另外,用符号记录数是数学文化的一种继承,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数要手口一致。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策略,为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打下基础。】
  
  三、 巩固发展,强化数感
  
  1.猜一猜:出示课件1:左边乱放的小棒29根。右边三排小棒,其中两排10根,另一排9根,共29根。
  师:左边的小棒和右边同样多,请你说说左边有几根?你怎么知道的?
  反馈。如果我们用绳子把10根小棒扎在一起就更清楚了。课件演示。
  板书:29里面有2个十和9个一。
  【评析:通过有策略的数出小棒的根数,使学生体会到有序的重要性。小棒图非常形象地展示了10个一就可以用一个十来表示,加深了学生对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理解。】
  出示课件2:左:29根,中:33根,右:30根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左边这一堆是29根,请你猜猜中间这一堆和右边这一堆大约有几根小棒?
  学生猜,教师板书。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到底是几根?怎么办?数一数。
  师:先别忙着数。我有个问题:这么多的小棒乱乱的,怎么才能一个不漏地数清楚呢?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课件3:92根由散乱的变为整齐。再点击一下,成为9捆多2根。
  板书:9个十和2个一。
  2.比一比:老师有一些铅笔,请你猜猜这里有几支铅笔呢?
  (35支。5支5支正好数完。)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棒,请你看看。有什么想说的?
  再继续数,点击出现一根一根小棒,一直到100。
  100是怎么来的?板书:10个十是100。
  【评析: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数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估数,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和对应的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在这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四、 数形结合,应用拓展
  
  1.出示百格图。这张图共有几个格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 (1)猫的寿命是最大的一位数。
  (2)骆驼的寿命和我们小朋友妈妈的年龄差不多。5个5个正好数完
  (3)野马的寿命比骆驼长一点儿,还不到40。是40前面第3个数。
  (4)大象的寿命直接出示图。估计大象能活几年?它是由7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看了这个图,你还能知道什么?
  【评析:在猜哺乳动物寿命这一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情境中,融合了100以内数的重点知识内容。综合练习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意图是通过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游戏中允许学生作合理的猜测,同时渗透一些知识点的巩固。此练习的设计应注意向学生提供多种有趣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猜数和估数的活动过程中加深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