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收集资料应着眼质效
作者:丁徐华
然而,我们的老师恰恰忽视了“公民”的概念,特级教师窦桂梅强调“公民”并不等同于“儿童”,要一个根本不具备这一能力的孩子去收集处理信息,其完成任务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学生收集资料难免会出现这样几种缺陷:1.在收集资料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家长,孩子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查阅资料的能力训练体现在哪里?2.不少学生收集资料仅仅在乎收集的结果,而不在乎收集的过程,只要是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一股脑从网络中下载或者拿本有关的书籍,并不能进行细细的研读,以致在课堂上读不通,甚至读错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收集效果又有几何?3.学生收集资料都很泛泛,贪多求全,面面俱到,根本就不考虑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又从何谈起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4.老师将收集资料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但是检查手段的单一、无效,让某些学生觉得收集资料是一项“软作业”,做不做老师并不知道,所以学生的自主性不够,参与率不高,导致学生收集资料的空洞肤浅或者走马观花。
如上所述的“收集资料”,势必造成“少、慢、差、费”的结果,从而陷入收集资料的形式主义泥潭(窦桂梅语)。当然,笔者也无意于否定、排斥收集资料。学生收集资料既拓展了视野,又整合了课内课外的学习所得,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认识。那么,学生如何避免收集资料的“少、慢、差、费”的弊端呢?笔者以为,学生收集资料应立足于教师的指导,着眼于收集、处理、反馈的质效。
首先,收集资料的内容强调针对性。其实,平时收集资料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并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我们的教师布置收集资料的内容不明确,没有给学生的查找进行必要的指导,造成学生既不知道资料给谁用,也不知道资料干什么用,更不知道资料怎么用。因此,教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应强调内容的针对性,让学生在查找资料有一个明确的意图和方向。例如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前,教师可选择几个和课文相关的角度让学生去查找资料: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常识、《水浒传》相关知识、有关林冲的故事、林冲的性格及评价等。这样,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学生在收集资料中,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初步感受林冲的谦逊忍让、武艺高强的同时,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自主性和参与率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其次,收集资料的过程强调建构性。众所周知,收集资料只不过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手段,它绝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也不是机械的“下载”和“照本宣科”,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或体验一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人类社会已有的知识,并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产生新知识,并自觉地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建构新的知识框架。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时,应注重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思考、重组、创新,将“拿来”的,变成“自己”的。例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可要求学生根据课后“作家名片”收集著名儿童作家冰心奶奶的资料,并结合收集到的资料思考提炼:为什么冰心奶奶能写出这么多优秀的儿童作品呢?她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什么?这样的资料收集,立足于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重组创新,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冰心奶奶对孩子浓浓的爱,为学习课文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第三,收集资料的展示强调有效性。一直以来,教师对收集资料的展示似乎存在着盲区。这也难怪,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让学生展示资料无非三种途径:个别诵读、小组交流、集体展示,可这些反馈效果甚微。笔者以为在反馈环节中,无论是诵读也好,交流也罢,学生必须结合资料或者课文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感受(不在于多少)。这样做,一是防止家长“越俎代庖”,二是促进学生自己进行资料研读和独立思考,三还可以杜绝学生不做类似作业的侥幸心理。久而久之,有效的资料反馈让学生勤于思考,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
当然,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切不可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对于他们来说是块难啃的“骨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立足指导,在内容、过程、展示环节着眼质效。这样,我们才能摈弃收集资料的形式主义,才能让学生体验收集资料的快乐,畅游洋溢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