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实验教材呈现方式引发的思考

作者:张良朋




  较之旧教材,新教材呈现出了更具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新气象:它的教学内容基础而丰富,它的呈现形式丰富而开放,它的设计思路则开放而多样。新的课程理念给新教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新教材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验者,我把使用新教材的过程同时看做验证新教材的过程,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些困惑和感悟。
  
  一、 令人费解的“虚线实线”
  
  在教材第45页,当左右两部分之间没有“虚线”时,教材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当左右两部分之间有“虚线”时,教材列出了两个减法算式。教材似乎在暗示老师和学生:没有虚线要加,有了虚线要减。这种观念在老师和学生的头脑中已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教材第46页,3个蓝色三角形与3个红色三角形之间,并没有画“虚线”,而图的下方分明列着运算方法不同的两个算式: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这时,原本形成的印象被打破了,老师和学生禁不住有些犯糊涂:没有“虚线”怎么也可以列出减法算式啊?如果确实是这样,先前课本上出现的“虚线”到底表示什么意思?
  
  在教材第57页,学习内容是“一图四式”,根据一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这时教材上的插图中并没有“虚线”出现。大概教材是要告诉我们:虚线只是起一个区分作用,表示把物体分成了两部分,至于暗示用加或用减是执教者钻研教材不到位所致。可是,如果“虚线”真没什么特殊用意,教材中何必要出现呢?像教材45页画上的“虚线”,岂不成了多此一举?
  
  教材第61页的练习题中,“虚线”没出现,“实线”却又“冒”出来了。更有意思的是:实线代替了虚线的“角色”,图下面居然列着两个减法算式。实线?虚线?虚线?实线?这让我迷惑不解:究竟编者意图何在呀?
  
  恕我直言,编者一会儿画虚线,一会儿画实线,一会儿又不画,这不但没有起到引导思维的作用,反而干扰了教学,使教教材者糊涂,学教材者迷茫。我的观点是:编者绘图时,虚线实线都别画,最好让学生通过对有一定情节的情境分析,突出加法、减法的数学意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何时用加,何时用减。否则,人为地标记上什么符号,不但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而且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混乱,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二、 画蛇添足的“明确分开”
  
  像教材第61页的圆形图中,左边是6个红色圆形纸片,右边是2个绿色圆形纸片,可谓画得明明白白,学生列式相当容易。像这样的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比比皆是。这样的编排,我认为弊大于利:第一,脱离生活实际,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总给你分得明明白白;第二,过于单调死板,不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三,缺乏挑战性,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纸片的颜色已经不同了,为什么还非得明显地分成左右两部分呢?为什么不干脆搀杂在一块儿,让学生自己数出两种颜色的纸片各几个呢?教材代替了学生根据问题搜集、整理信息的环节,而学生要做的仅仅是“套”。
  我认为,每道习题都应是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它能触到学生的思维基础,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否则,原本活跃的学生思维会在毫无挑战性的习题“磨练”下渐渐失去锋芒和灵性,变得只能消极等待,成为只能死板“套用”不能“活用”的做题机器。
  下面的题目可供编者参考(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59页:)
  
  类似上面的题目,在人教版教材中相当得多,学生做这类题时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必须用算式8-5=3(个)来解答呢?8-3=5(个)或5+3=8(个)不行吗?再说了,左边明明摆着3个〇,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干吗必须提“左边有几个〇”这个问题呢,这不是让我们“睁着眼装糊涂”吗?这样以来,训练思维岂不变成了做秀!有的老师会对学生说这样的话,“?”在哪就表示哪里有问题,这话对做题确实挺管用,可这究竟是在教学生学会思维呢,还是教学生生搬硬套呢?
  在教材中,数量占优的应该是类似下图的题目:
  
  这样的问题,具有“迫使”学生动脑思考的功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四、 不够开放的“加法减法表”
  
  作为编者,应该善于把“已完成”的数学转化成“未完成”的数学,为学生留有适度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最后亲手摘下成熟的“果实”。比如教材78页的“10以内的加法表”、79页“10以内的减法表”、112页“20以内进位加法表”,都是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网络、建构整体性认知的上佳契机,但教材却已经把上述三表整理得十分完整、相当有序。尽管教材在每个表下也列出了几个带有开放性的题目,尽管水平较高的教师也能充分利用它们发展学生的思维,但倘若这三个表不这么完整,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整理,去选择调整补充,去经历困惑与喜悦,学生的收获恐怕就不止是发现了几个规律,还应该有更为深刻的体验,更多教不来的收获。
  
  五、 缺少变化的“钟面图案”
  
  教材第八单元是“认识时间”,可能是因为编者考虑到学生初次学习认识时间,因此教材中出示的钟面,无一例外的十分规范——1到12各数一个也不少。但现实生活中的钟表面上,有的只有“12、3、6、9”这几个数,有的甚至没有数。我认为,教材这样安排,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滞后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中应该穿插几个钟面上只有“12、3、6、9”或没有数的题目,使学生真正掌握认时间的本领(当然仅限于认识整时和半时)。另外,学习认识时间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如果教材能编排上一点与时间有关的儿歌或其他资料,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钟表的图案再丰富些,向学生展示一些各具特色的钟表,在有的钟面上画出秒针,有的钟面上画出小格,让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去“研究”,可以使他们有更多的收获。这样一来,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教材的开放性更充分,生活气息也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