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给浅表性朗读会诊、把脉
作者:滕 云
课例片段呈现一: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鼎湖山听泉》一文中“夜晚聆听、辨识、品味泉声”的部分。)
师:作者白天由于行程较紧,不能停留下来细细品味,只能走马听泉,而夜晚,山静泉响,却能让作者有充足的时间用心欣赏这泉声的美妙,自由读第8节,看看重点写了几种泉声?用笔画下来。
(学生说课文上的内容)。
(其他同学无异议。)
师:那么请大家把这一段读一读。(众生泛泛而读。)
朗读不能出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失效状态。如果没有思考的主线贯穿其间,说到底,还是呆读、傻读、失去自我的读。
会诊把脉之一:巧妙追问,引进生活体验
课例片段呈现二:
师:作者白天由于行程较紧,不能停留下来细细品味,只能走马听泉,而夜晚,山静泉响,却能让作者有充足的时间用心欣赏这泉声的美妙,自由读第8节,看看重点写了几种泉声?用笔画下来。(学生说几种泉声)
师:听过这四种音乐吗?感觉怎么样?
生:在学校文娱汇演中听过小提琴、大提琴、琵琶的声音,在升国旗的时候听过鼓号队的铜管齐鸣。感觉声音就像文中写的那样,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给人美感。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但是老师还有一点儿不明白,请同学们再仔细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这四种泉声分别是由哪种泉水发出的声音?(生浏览课文,回答)
师:对,泉声其实就是小溪、涧水、细流、飞瀑发出来的,你知道每一种泉声发出的地点在哪吗?
生:声音发出的地点分别在草丛中、石缝间、空谷和深潭。
师:每一种泉声的发出都用了一个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能找到吗?(学生回答)
师:谁能用连贯的话把每一种泉声详细地叙述出来?
生:在草丛中流淌的是小溪发出的轻柔的声音。
……
观看课件,播放四种泉水及声音的课件。
师:观看了四种泉水,聆听了它们的声音,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我听懂了鼎湖山小溪、清泉、急流、飞瀑那优美的歌声。
生:是山泉孕育着生机,滋润着万物。
……
师:让我们再来深切地感受文本传达的魅力,自由诵读第八节。
有效导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去,达到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深层把握和领会。在学生反复朗读以后,教师的有效作为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重新认识和肯定,这也是有效导读的有力佐证。朗读与理解、感悟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而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进行更好的感情朗读,它们不能孤立地进行,也无法孤立地进行。
新课堂是学生知识发展的课堂,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课堂。它要使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主动性。四种山泉形不同,四种泉声音各异,四种音乐深体会,四个地点同时起,四种动态紧相连,阐释了鼎湖山独有的泉心泉意。这是自由、愉快、智慧的阅读境界,不是一味地靠灌输和机械的训练来实现的,而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让他们在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实现对文本的创造,让他们在对文本深切的理解中产生新的感悟。案例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生成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仅停留在文本的层面,在和谐的互动环境中,老师每一句话语都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充分激发了学生原有认知,不断深化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得到滋养,获得成长,进入自由的梦境。
现状之二:学生的朗读平淡,我该怎么办?
教学片断:
师:这首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
生:喜欲狂。
师: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诗人喜欲狂的心情?自己读读诗句。
生:“漫卷诗书”。
……
师:你能把诗人这种喜欲狂的心情读出来吗?(生读得较为平淡)
师:评价一下。
生:速度快了。
生:没有读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师:你来试试看。 (生读得较有感情)
师:有点儿感觉出来了。
师:脸上也要有喜色,跟作者一样,应该为官兵收复失地而高兴,应该为作者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而高兴,齐读。
(大部分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读得也很平淡。)
……
教学的起点往往要定在学生的学习起点上,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但常常被我们忽视。教学的机智就是要抓住学生发展的最近区域,给予点拨、引导;教学的机智还体现在当发现学情与我们预想不一样时,不是按部就班进行,而是灵活地改变教学策略。教学的生命就在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虽然学生能从诗句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但他们对诗句的内容并没有深入理解,更缺乏深刻的感受,所以读得很平淡。学生在纯粹的、外在形式的朗读面前,内心真正获得了哪怕一点点的真情实感吗?朗读,如果缺少了对文本的起码的理解和感悟,即便是慷慨激昂,又能读出什么真情?悟出什么真义呢?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读有效、高效,而不是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则需要用心揣摩。
会诊把脉之二:重视铺垫,联系背景及文本中相关信息
教学片断:
师:杜甫为什么会“喜欲狂”呢?
生:因为他在剑外忽然听到了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
师:为什么他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会喜欲狂呢?课前老师曾布置大家去收集安史之乱的资料,请大家谈谈你读了资料之后的感受。
生:安史之乱让人民流离失所。
生:安史之乱使国家分崩离析。
师:同学们,杜甫在乱军横行,生灵涂炭的战乱中过了七年呀!七年,42600多个日日夜夜呀,杜甫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早日结束漂泊的生活,重返故乡。盼呀盼呀,他盼得头发都白了。那一天,他突然听到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胜利喜讯——学生齐读古诗。现在,你对这首诗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杜甫回想这7年来的种种艰辛,不禁悲从中来,所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生:这也是喜悦的泪,一切的苦难终于像恶梦一样过去了,他终于可以重返故乡了,他喜极而泣。
师:当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时,是悲喜交集,百感交加。
师:他是“怎样狂”的呢?
生: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和诗稿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生:我想补充一点。杜甫曾经写过:“读书破万卷”,一个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呀,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我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
……
师:公元763年的春天,这应该是杜甫一生中最难忘、最温暖的一个春天。在这个春天,杜甫听到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在这个春天,杜甫即将结束漂泊的生活,返回日夜思念的故乡。(师范读全诗)
师:让我们试着把这种“喜欲狂”的感受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反复练习,指名朗读时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出了诗歌的韵味)
学生的朗读必须经历一个从读进去再到读出来的过程,读进去就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就是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调转化为有声的朗读。只有当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作者的强烈情感,情感之弦与作品发生和谐共振时,感情朗读才能更有效。常常听到老师在课堂上说:“我们要读出自己的感情”、“要带着悲伤的语气读”、“要带着激愤的感情读”……学生要么读得很平淡,要么装模作样,无病呻吟,令人大失所望。因为感情是在体验中、感染中、共鸣中自然生发的,不是靠外在的指令产生的。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不能深入地体会作品、作者的情感,就难以真正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由于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再加上教者的恰当引导,所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比较深刻,对诗人情感的体验比较强烈,朗读时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