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作者:滕利敏
一、 挑战性问题——让思维一触即发
以下是两位教师在执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课时创设的问题情境。
第一位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苗圃图片,长40米,宽35米,问:1、这块苗圃有多大?2、在苗圃的周围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通过学生的计算引出课题。
第二位教师与学生谈话:由于同学们的课桌面出现破损,总务处打算在暑假的时候把桌子翻新一下,首先在桌面上加一层人造板,然后在边上钉上一圈铝条,请你们帮马主任算算每张课桌要用多少木板和铝条。
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多少木板就是求桌面的面积,而求铝条的长度就是求桌面的周长;要求面积和周长必须先量出桌面的长和宽。于是,纷纷拿起手中的直尺开始测量、记录并计算。由此教师引出本课练习的内容,并揭示课题。
对比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对于第一位教师而言,这个购物情境的创设只是引入新课的一个“楔子”,只要学生简短地想一想该怎样列式,算出答案后即可“推门而入”,进入练习程序了。而第二位教师则将问题情境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在这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会主动思考,不断变换思维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两个问题情境带给学生思维的冲击力孰轻孰重,无须多言。由此也提醒我们,要让学生的思维发生强烈的震撼,就要将问题准确无误地触及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思维激荡、蔓延和发散,变被动的接受问题为积极的主动思考。
二、 延展性问题——让思维条分缕析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起始阶段,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习惯于点状切入,线状延伸。与其说这是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如说是思维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进行雕琢,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有条理的思考,将学生思维的一个个零散的点联结成一张严密的网。
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六年级有两个班,二班有60人,,一班有多少人?先补充条件再解答。学生想出了6种不同的情况:1、一班人数是二班的20%,一班有多少人?2、二班人数是一班的20%,一班有多少人?3、一班人数比二班少20%,一班有多少人?4、二班人数比一班少20%,一班有多少人?5、一班人数比二班多20%,一班有多少人?6、二班人数比一班多20%,一班有多少人?这些都是随机的从脑袋中“蹦”出来的答案,没有经过深入和缜密的思考,也并不去深究到底可以编出多少种不同的问题。对此,教师不妨将这些凌乱的条件(也是应用题的关键句)板书出来,启发学生:看来问题不止一种,那你能将这些问题分类吗?学生通过比较发现:1、3、5可以分为一类,都是用乘法进行计算,2、4、6分为一类,都是用除法进行计算。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不难讲出:第一类是已知单位“1”,求比较的量,用乘法;第二类是求单位“1”即求标准量,用除法或者用方程解,其数量关系与乘法是一样的。
通过这样的问题推动学生二次经历思考过程,这是学生重新调整思路,达到思维条理化、系统化的重要经历,也是思维由点到线至面的“集结”过程,是思维品质优化的过程。
三、 跳跃性问题——让思维跌宕起伏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了将目光聚焦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达成度,习惯于在学生学习新知时为他们铺设一个个实现目标的台阶。殊不知,这一个个细碎的问题无形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暗示,窄化了他们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削弱了思维的挑战性。
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片断。
第一位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后提问:你会求三角形的面积吗?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生:我们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再除以2得出梯形的面积。
师:那么,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么办呢?
生: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再除以2。
师:那就请你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看能不能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
第二位教师出示三角形,提问:我们已经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能不能想办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自己可以动手试试看,也可以小组合作。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遇到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解决所遇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概括,成功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可以看出,第一位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步步为营地将学生送到知识获取的最后一站,可谓“无微不至”、“尽心尽力”。教师没有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就急于给学生提出一些琐碎的提示性问题,干扰了学生的思维,过于频繁的问题减弱了学生的思维力度。而第二位教师却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两种教学行为折射的是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从第二位教师的教学中我们能得到下面的启示,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尝试,因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只有亲身经历探索过程,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
四、 开放性问题——让思维更富张力
从提升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角度考虑,在设计练习题时,除了沿用教材中的部分习题外,不妨适当补充一些生活化、趣味化、开放化的练习题。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在学习《确定位置》后,教师可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电影票”,把教室当作“电影院”,让学生凭票入场,模拟看电影时找位置的过程;教学《比例尺》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在一个长是180米,宽是120米的近似长方形空地上建造一个美丽的校园,请学生当个小小设计师;学习完《排序》后,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在学习《一亿有多大》后,可让学生以“一亿的自述”为题写一篇介绍一亿的数学日记。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以扩张数学思考的表面张力,让数学变得更有内涵,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趣味化的练习挑战了学生数学思考的高度,令数学更有生机和魅力。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开放题则增加了数学思考的深度,令学生的思维更富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