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语文阅读:从模式走向范式

作者:王金涛




  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库恩对范式的强调对于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也有着重要意义。
  已往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组合、融通、检验、选择与改造。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与实践的检验,已有的诸多教学模式在如今的课堂上已渐渐地暴露出其缺陷。
  周一贯老师说:“我们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范式,也就是研究它的最能体现其本性、本真、本色的构成要素,而不是在确定一种凝固的课堂教学程式。范式也就是课堂教学在求新、求变、求异中体现相对稳定不变,具有典范性的要则和基本法度。研究、认同和遵循这个基本规范,将十分有益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健康地向前发展。”
  所以,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范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自己特有的属性。
  
  一、 语言是其根
  
  回归语文学习的本位,激活凝固的语言文字,建构充满语言活力的语文课堂,所体现的就是语文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最基本的教学范式。语言中的语音、字、词、短语、句子、段落都是语言的片断,这些片断的总和,永远不等于整体。语言只有在完整的时候才是语言。再者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多维的整体,放大其中一个维度,便会忽略了另外的维度。“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读”应该成为语言学习的最根本的手段,自然也就是最“原生态”的“范式”之一,因为课程改革无论怎么改,这一点永远都不能改,也不会改。但纵观语文课堂,尽管很多老师认识到了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一再地读,反复地读,甚至一读到底,却往往读不出味道,读不出效果,读不到理想的境界,读不成所需的目标。为什么?
  周一贯指出:“真正的阅读,不只是学生纯吸收的单向活动,不只是课文信息由外到内的输入,而应当是内外互动的双重转化过程,即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学生主体意识由内到外向课文的输出。”可见,阅读还要解决一个“出”与“入”的问题,还要通过有感情朗读、说话、写话、小练笔等形式将文本语言进行内化,实现语言的“软着陆”,使之变成自己的语言。如何做?
  1.要巧妙激活文本凝固的语言
  在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时,为达到夯实语言的目的,课堂上我把“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改为诗的形式,并配以文章中的插图,引领学生诵读感悟——
  过去
  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
  现在
  我快走到路的尽头
  剩下的日子
  不多了
  我十分珍惜
  这有限的
  一分一秒
  用改写后的小诗来熏陶和感染学生,这不是在为课堂“找彩”,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悟巴金对这最后有限的一分一秒的珍惜。“口诵心唯”、“言为心声”。课文是作者某种情感的物化,要深入理解课文,就不能忽视作者自身的(文本语言)“情”,惟有交融在一起,才能追本溯源,让作者的情感和精神自然流入孩子的心灵。
  2.要善于链接有价值的语言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课堂上为实现语言与情感的共鸣,我又把巴金在《合订本新记》中序的一段文字展现给学生:
  (所以——)
  我要写,我要写,
  我决不停止我的笔,
  让它点燃火,
  狠狠地烧我自己,
  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
  我的爱,我的恨,
  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目的就是要通过链接有价值的语言,让学生亲近巴金,读懂巴金,也读懂自己。
  3.要呈现学生自己的语言
  如果说鲁迅是中国的脊梁,那么巴金就是中国的良心。读巴金的语言,我们想说点什么呢?请同学们也拿起我们手中的笔,写下此时的感受。
  (学生写。)
  这样的课堂,学生很容易就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说真话,而说“真话”也正是巴金一生的精神写照。阅读就是要透过这些语言(作者的语言、孩子的语言、老师的语言等)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学习语言,读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课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但实际的教学中却往往读不出语言味道,读不出语言的温度,读不出语言与生活的联系,读不到语言所要达到的理想的境界。所以读还需要方法的引领。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做到“五用”:
  用口去读——读出琅琅的书声来;
  用眼去观——找出课文当中关键性的语句;
  用脑去想——课外与课内的联系;
  用心去思——思考哪些地方最能表达作者的意图;
  用手书写——把稍纵即逝的灵感,把读书的所得写在旁边。
  目视其文(语言文字和插图),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手抒其言……在语文课堂上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但是只听到书声,听不到生命成长的拔节声依然还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所以,建构充满语言活力的语文阅读课堂,这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范式。
  
  二、 思维是其脉
  
  语文课堂如果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教师自己的“一招半式”,就不可能造就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学生。有遗憾的创新永远高于无缺憾的平庸。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没有现成的“范式”可循,但是,教师、学生,乃至文本的自身都凝聚着一股厚重的力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思想”,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学生也应该是一个思想者,班级更应该是一个思想者的群体。让“思维运动起来”语文阅读的“范式”行为便自然形成。
  “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是语文教学的追求。“倡简”就是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就能达到教学目的吗?我看也未必!但是,当你把简单的招式训练到极致变成“绝招”,肯定有用,而这个过程正是思维不断砥砺的过程。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时,我有意在课题上作了一番思考。读一遍课文学生都能知道,大黑骡子最终是被杀掉的,但课题为何要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而不用“彭德怀杀他的大黑骡子”呢?这样不更直接吗?在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后,我“顺应”了学生的“原认知”思维,将“和”换成了“杀”字,而且用红笔标出,刺眼而醒目。开始,学生没有什么感觉,可是随着阅读活动的逐渐深入,学生对这个“杀”字已经不是原先的认识了:
  生1:我认为用“和”可以让人感觉到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感情非常好,就像是亲密无间的战友一样。
  ……
  课堂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如果缺失了师生思维的“运动”与“提升”的过程,那么一切的所得都将是“空中楼阁”。因为学生走进文本,获得共鸣的过程比得到最终结论的本身更重要,学生用语文思维去学习语文,这才是有效的、优效的,也是高效的。历经思维的成长去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心灵成长”与“生命拔节”,这是我们课堂应该追求的教学境界。
  语文课如何上得艺术?课前的精心预设自然重要。但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未知因素,一方面要顺应学情,一方面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要解决好这一矛盾,老师的教学调控极为关键。砥砺、潜游、期待、反思、批判、张扬都是学生的天性,而思维砥砺、期待、反思、批判等正是历练学生思维的最好方式,因为学生、教师、文本都是一个“参量”,之间的“对话”是渐进的、动态的、生成的思维交流,其中任何一方变化达到一定临界值时,都会影响到整个思维过程整体效果,所以作为其中的任何一个主体都不是以一种自然的态度,而是以一种超越的理智态度,把别人的思想通过自己的思考转变成自己的思想。打破封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阅读教学“范式”,关键还要遵循思维的运动规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