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思考
作者:王 俊
三、 展开中的“具体化”
现象三:离开了问题,兴味索然[6]
这已经是这学期第三次听×老师的课了,在这一批年轻老师中,她跟我一起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最长。今天的预设活动主题是《夏天我们喝什么》,上课的是四年级的孩子。课前,我了解到,之所以引导学生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近期的班上经常有学生因喝了过多的冰水或不洁饮料引起腹痛或腹泻。
上课时,她从询问中午喝了小商贩那里买的饮料后腹痛的学生入手,“听说,你中午肚子痛得厉害,是怎么回事?”“喝了不干净的东西。”还没等那位同学回答,就有学生插话。“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在前面小摊上买的那种超便宜的糖水。”“你怎么知道不干净?”有个学生举起了一个塑料袋,“就是这种!它没有商标,没有生产日期。”一个孩子仔细看了看手里的包装袋说。“班上常出这样的事吗?”孩子们开始诉说自己的经历,由此引入主题。关于这个话题,学生的疑问可真不少,一个孩子说:“我妈妈说了不能喝可乐,我喜欢喝,可乐到底能不能喝?”老师点点头,回应道:“哦,你想研究饮料成分的问题。”转过头去再在板书“饮料的成分”,又有同学提出,“橙汁到底是用橙子榨出来的,还是用香料兑的呢,怎么区别?”老师微笑着说:“你和××的问题一样,也是想研究饮料的成分。”接着黑板上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现了饮料的制作、饮料的保存、饮料的购买等词条,然后按照设计,各组选择一个研究的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我发现,分组时,孩子们有些拿不定主意,当初兴致勃勃地提出“可乐能不能喝,为什么?”的孩子并没有选择研究饮料的成分,似乎他对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感兴趣。
这是一个研究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的现象。上课的老师从日常对话开始,问题层层深入,进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又及时对问题进行归类。她的做法似乎完全摆脱了前两个现象中出现的窘境,也符合我们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理应完美无缺。但事实上,恰恰又出现了新的困惑。正如该节课的课堂观察者所言,“分组时,孩子们拿不定主意,当初兴致勃勃提出‘可乐能不能喝,为什么?’的孩子并没有选择研究饮料的成分,似乎他对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感兴趣。”
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此时那个孩子“不再感兴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让我们再次回顾整个事件的过程,首先是教师逐步引导,然后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此时,教师立即把这一问题归到“饮料的成分”类别中,当所有的学生都提出了问题并且问题被归类以后,就出现了四类问题,即“饮料的成分”、“饮料的制作”、“饮料的保存”、“饮料的购买”。此时,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他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必须在以上四个主题中选择一个。这一过程看似完整,实则是产生困境的原因。教师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他们不会对抽象复杂和难以理解的事物感兴趣。况且,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要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实质是把“可乐能不能喝,为什么?”这样具体形象的问题转化为“饮料的成分”这样的抽象难懂的问题,或者说,是以“主题”代替了“问题”。所以,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不再愿意选择此课题也就可想而知了。
把问题归类整理成主题,并不是对具体问题的放弃。主题的概括性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但学生却无法依据主题去完成具体的研究工作,甚至会对概括化的主题产生厌倦。在分出四大类主题后,教师如果能适时对“饮料的成分”等主题进行分解,把主题再还原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又相互联系的问题,如“可乐能不能喝”、“橙汁是怎么做出来的”等,那么学生就必然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了。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经常会遇到各种困惑,这既与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生事物有关,又与我们的理解和认识本身有关。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才能得到实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刘光江.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J].课程·教材·教法:2002(6).
[2] 文可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1(8).
[3] [加拿大]迈克尔·富兰著.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1.
[4] 刘晶晶.五十六个孩子,五十六个问题.http://ipac.cersp.com/ZDCL/HDGC/200611/1360.html.
[5] 张华.让儿童自由探究生活——兼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7(4).
[6] 沈旎.沈旎与您聊综合2:问题与主题.http://ipac.cersp.com/ZDCL/HDGC/200611/1311.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