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改造晨间谈话
作者:相小君
一、 自我体验式
就个体心理发展而言,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代替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班主任可变灌输训诫为体验感悟,让学生在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中改变认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在体验中深化认知,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低年级学生由于好玩、好奇等心理,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如翻越栏杆,从高处往下跳,在走廊、楼梯上追跑打闹等。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样做是危险的,只是对危险的程度认识不足。这时,我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让他们认识到这样做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又如孝心教育,为促使学生感恩心理的形成,我运用让孩子实践体验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护蛋”活动:先是发给每个孩子一个套了小塑料袋的鸡蛋,要求他们时刻带在身边,谁在一星期中不弄破蛋壳,谁就是“优胜妈妈”。此外,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今日我当家”、“跟爸妈进工厂”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劳和养育自己的不易,回报之情油然而生。
二、 讨论辨析式
班主任就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针对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互助,交流分享,澄清问题,达到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助人自助”的目的。
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相互取绰号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地加以引导,那些带有讥笑和侮辱性的绰号不但会伤及同学自尊心,还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晨间谈话进行了一项小调查,了解了班上给别人取过绰号和有绰号的学生。结果发现,有过这样行为的学生不在少数。接着我请那些被别人取过绰号的同学,谈谈当时内心的感受,以激起学生内心的同感。
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有的绰号人家愿意接受,有的别人听了讨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绰号有高雅和庸俗之分:真诚夸赞的“绰号”,对方乐意接受;侮辱嘲笑的外号,伤人自尊,会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然后,用脑力激荡法,请大家就“如何面对难听的绰号”出谋划策。学生想出几个面对的方式,如①不予理睬;②告诉对方内心的感受;③幽默化解;④自我反省,有则改之;⑤向老师反映。在这里,教师通过适当点拨,适时提出问题,推动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让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促进自己的成长,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三、 情景感悟式
班主任把发生在学生身边富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小事搜集起来,引进晨间谈话。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小品、情景再现等形式回放,组织学生感受、思考、讨论,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促使其认知的内化,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我发现个别学生在向老师问好时态度比较随便,在一次谈话课上,我请出一位同学,并对他说:“请你示范一下,碰到老师该怎么办?”学生说:“老师好!”其他同学一片笑声。我问道:“同学们为什么笑?”学生说:“因为我问好时没有看着老师。”我又问:“那该怎么做呢?”学生重新向我走来,同学们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我又问:“这次大家为什么笑?”学生又说:“我太没表情了,问好时应该面带微笑。”“你能再示范一下吗?”我说。这回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了礼貌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还表现在动作、神态等肢体语言上,实实在在地把行为规范的教育落到了实处。
四、 故事启迪式
通过引导学生编写生动有趣的童话或品读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让学生获得启迪。当然,不同的年级采用的方式应有所不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天真,在他们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教育应利用低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变训斥、批评为讲童话、编童话,寓教育于生动有趣的童话中。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爱惜学习用品,在桌上乱刻乱画,课本用了一段时间就面目全非等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编“橡皮的哭诉”、“桌椅的对话”等童话,给他们讲“书本娃娃哭了”的故事,让学生们在对故事的精心构思中,爱心流淌,真情绽放。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心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品读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如品读《地狱与天堂》,从中懂得合作的重要;品读《太好了与太糟了》,明白同一件事,看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在编故事、品故事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从而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五、 反省自助式
小学生的自省意识不是很强,较少能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自我反省。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自己,反思自己,以此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教育主题,组织学生“一日三省吾身”,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如“养成教育一日十问”:1.今天我认真早读了吗?2.今天我排队做到静齐快了吗?3.今天我做到静候老师上课了吗?4.今天我见到老师问好了吗?5.今天我跟同学说话彬彬有礼了吗……利用晨间谈话,引导学生逐条对照评分,最后作一个简单的小结。小结的内容既可以肯定自己一天中做得最出色的一个方面,也可以提出自己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每一次的“三省吾身”,就是学生的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常常让学生写诸如《勤与懒的对话》《两个戴明锋》等两个自我的日记。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教师亦可尝试让学生写自我教育日记,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思想的两个方面,然后调动头脑中的“正义之师”去战胜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错误思想,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六、 游戏竞赛式
将游戏引进谈话课堂,变摆事实、讲道理为有滋有味的竞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感悟,乐中体验,动中明理。比如教育学生学会倾听,我组织学生做“传话”游戏;珍惜时间的教育,我组织了“一分钟口算比赛”、“一分钟朗读比赛”、“一分钟写字比赛”等;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自理教育,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整抽屉、穿衣服、系鞋带”等生活技能比赛;学会合作,我设计了“合作吹气球”、“齐心协力拉小球”等小游戏。当然,每次活动结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或教训,帮助学生提升认知,改变认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理”于“行”。
总之,晨间谈话能够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唤起学生的强烈情感体验,能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心与心的交流,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