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解读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作者:丁时辉




   从某一角度讲,语言训练在理论认识上的不断提升与操作方法上的不断完善,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得以持续深入的关键。就现实情形而言,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得到积极倡导和运用,如对话教学等,在相当程度上扭转了先前机械僵化、高耗低效的“文字游戏”方向。但是,与课程发展的实际要求相比,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语言训练依然低效,需要在此事实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能够站在生命发展的高度,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自觉的、积极的、有效的教学实践,包括切实避免各种形式的片面认识与操作方法上的简单模仿。
  先请大家欣赏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个关于语言训练的经典案例:
  [课堂点击](人教版三下《荷花》教学片断)
  师:嗯,你们刚才说的这些句子是写得挺美,但老师觉得文中有一个句子写得特别的美。(师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别看句子很简单,如果不仔细体会,是很难发现其中之美的。
  生1:我觉得“大圆盘”这三个字用得很美,不仅表现出了荷叶可爱的形状,而且还表现出了荷叶旺盛的长势。
  生2: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可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生3:我也觉得“冒出来”很美,让我感觉到荷花开得十分茂盛。
  生4:我也认为“冒”很美,就是说荷花正在拼命地往上长。
  师:好!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冒”字很美,那我们就来好好地体会体会。你们觉得,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露、钻、长、顶、穿、伸、挤、开”等许多与“冒”字意思差不多的词)
  师:是呀,尽管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与“冒”字意思差不多的词,但作者为什么都没有用,就偏偏对这个“冒”字情有独钟。为什么呢?不要着急,好的字眼,美的字眼,就是需要用时间慢慢去嚼,去品。这样,你们先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学生自由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师:谁嚼出“冒”的味道来了?
  生1: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
  师:是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
  生2:我认为是悄悄地长出来。
  师:悄悄地长出来,有点害羞的样子。嗯,这是你嚼出的味道。
  生3: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说得多好,是争先恐后地长出来。是呀,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要急着长出来,谁也不肯让谁。我们透过这个“冒”字已经体会到了荷花的心情?是什么心情呢?
  生:透过这个“冒”字我感受到了荷花急切的心情。
  (在师生的相互启发下,同学们体会到了荷花“高兴、激动、欢天喜地、迫不及待、心花怒放……”的心情。)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偏偏用了一个“冒”字。为什么?因为,这个“冒”字能表现出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像这样“冒”出来的荷花?
  生齐:想!
  师:(播放“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配乐课件,教师同时真情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这些白荷花仿佛想要说些什么?仿佛又想要做些什么?
  师:(学生欣赏“一池仿如在风中轻歌曼舞的白荷花”配乐课件)同学们,请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想说些什么?想做些什么?请写在练习本上。(轻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案例反思]
  无疑,王崧舟老师为大家奉献的上述精彩片断,无论在理论层面或是操作层面,都为我们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供了较好的引领与示范。一个“冒”字何其简单?!但正是这一个“冒”,才体现出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万般神韵和气质。王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冒”字所承载的大量信息和所蕴含的丰富的训练价值,于是将这个“冒”字确定为语言训练的载体,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五个循序渐进、滚动推进的精彩训练环节:第一步,换词。让学生以“冒”字为圆心,向四面发散开去,尽可能多地找出与“冒”字意思差不多的词。这种操作,一方面强化了以“组块”为单位的母语积累,另一方面又为下面进一步体会“冒”字的传神之处铺垫了认知基础。第二步,会意。他以“这么多相近的词作者为什么对这个‘冒’字情有独钟?你认为怎样地长出来才能叫冒出来”为引导,诱发学生进行丰富的想像,进而促成了“迅速地长”、“争先恐后地长”等独特认识的产生。第三步,悟情。只有移情入境,才可能对文本产生灵动、聪慧的解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王老师才让学生以这个“冒”字为窗口,并透过这个窗口走进文心,走近花心,与荷花促膝交流,体会荷花迫不及待、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心花怒放的心情。其实,这也正是学生被激活的情感在教学情境中的折射与映照。第四步,赏景。教师播放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丰富了视像内容,弥补了文本解读时“还原”视像的缺失,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多重感官的融通,不仅为深入感悟课文铺垫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第五步,练笔。在教师刻意设置的“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朵,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的“我即荷花,荷花即我”的美妙情境中,学生的表达兴趣和表达动机得到有效激发。于是,真情得以流露,憧憬得以激荡,精神诉求得到充分满足,母语表达能力得到相应培养和提高。
  新课程改革以后,每一位教师都已经建构或正在建构并不断刷新关于“语言训练”的认识,但教学实践中,真正有效的语言训练却并不多见。于是,大家会不自觉地产生这样的追问:怎样的语言训练堪称有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语文课程所担负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崔峦先生早在“在香港‘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上的报告”中指出:“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由此可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与发展的语言训练堪称有效。进而说,有效的语言训练,应该高度关注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诸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细细品读上述五个教学环节,王老师的教学实例在语言训练的有效性方面,是不是能带给我们这样的经验与思考:
  有效的训练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母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特别的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多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可见,语文教学,特别是语言训练,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母语发展。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否则,无论多么精彩的训练,也只能是徒有虚名,从根本上失去母语学习的意义。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站在语言学习的高度,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并以语言形式为载体,引领学生会文、品读、感言、得意,不断强化字词句的教学,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言语实践,切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母语学习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有效的训练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看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语文学科担负着发展学生心理的神圣责任。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水平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的发展,尤其是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二是个性倾向性的发展。如需要、兴趣、动机,尤其是思想、信念以及世界观的健康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尊重和满足学生的精神诉求,使学生积蓄已久的“冲动”能诉诸笔端。三是情感世界的发展。语文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有效的训练应该讲究训练方法和训练艺术。《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课程理念,对于当前的语言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引导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两个基本问题:其一,应选择怎样的语文材料让学生直接接触?其二,应以怎样的方法让学生接触语文材料并进行语文实践?基于两个问题的思考并结合上述教学实例至少应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精选具有丰富训练价值的语言材料,并站在语文课程的责任高度,着眼于学生的母语发展和心理发展,确定基于学生实际的“三维”训练目标。第二,在语言训练的设计上应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滚动推进”的原则,构建语言训练组群,使训练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第三,在语言训练的方法上应遵循学生语言发展规律,强调口头语言训练与书面语言训练的有机结合与相互补充。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