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开发习题的利用价值

作者:杨晓荣 储 宏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在课改实践中,有些教师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却不屑对课本习题作精细化的研究,以致习题的功能被弱化,习题中隐含着的一些有价值的因素未能被充分开发与利用,教材意图不能凸显。事实上,优化使用课本习题,大有文章可做,本文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 巧妙隐藏,丰富想像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中“想想做做”第3题:先填一填,再读一读。
  通常情况下,教师对该题(上图1)的处理都会由提问引入:一张长方形纸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你能说出下面两张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多少吗?先自己填一填,再读一读。这样处理,教学过程虽然很流畅,但训练目标过于单一,学生对几分之一与1之间的联系(本题侧重点)感受不深。如何突出重点,拓展习题的训练功能呢?多次试教和反复比较,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条(上图2①),现在我们把它全部涂上颜色,用数“1”来表示,那现在涂色的部分是几分之一?(出示上图2②)
  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移动色块加以验证。
  师:现在涂色的部分大约是几分之一?(出示上图2③)
  学生的答案中以 居多。
  师:既然这么多同学都认为是,能说说你们是怎么估计的吗?(生说理由)
  师:瞧,这个同学可不是随便估计的,他是借助观察和比较的,多好的思考问题策略啊!好,下面我们完整地看一看,把整条纸看作1,平均分成3份,那每一份就是,平均分成6份,每份就是。那么,今天我们所学的分数和以前认识的1之间有联系吗?(有)
  师:想像一下,再往下平均分,可能出现几分之一?生:可能出现 ……
  师:同学们,当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表示这里每一份的分数就越来越——(小)
  比较中容易发现,改进后的教学教师隐去了习题中原本清楚呈现的三、六等分的线段,这样,原很简单的一道习题呈现了其独特的思考价值和魅力:它既巩固了对分数的认识,沟通了分数与整数的联系,又拓展并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培养了估算意识,渗透了估算策略,又适时地展开想像,渗透了极限思想。巧妙隐藏,使“知识背后的知识”得到了充分揭示,习题的数学内涵得到了充分挖掘。
  
  二、 适时留白,激活思维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想想做做”第1题中有(42+35)×2=42×□+35×□,27×12+43×12=(27+□)×□等四道巩固性习题,练后校对,学生的正确率较高。但通过练习学生对所学新知是否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呢?练习对启迪学生思维、带给学生“数学思考”方面的作用是否得到了较好发挥呢?答案是否定的。于是,在另一平行班的教学中,我把其中的第4小题改为46×73+--×--,让学生把算式补充完整,要求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其过程为:
  生1:46×73+54×73。
  师:这道题怎么简算?说说你的计算过程。(生答略)
  师:大家觉得这样计算简便吗?
  生:(齐)简便。
  生2:我的想法是:46×73+46×27,因为46×(73+27)=46×100=4600。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同意)
  生3:46×73+20×73。
  生4:我觉得这样填数不简便,因为(46+20)×73=66×73,还得列竖式计算。
  师:问题来了,那你们认为什么情况下运用乘法分配律才能使计算简便?(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5:两个加数的和能凑成整十、整百数时,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生6:能凑成整千数也行。
  师:好!请同学们再举几个例子,说说是怎么简算的?(学生的兴趣再次被激发,热烈讨论。)
  南大哲学系郑毓信教授认为:“法则教学”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应当切实避免“机械学习”(包括机械记忆与单纯模仿性的学习)并帮助学生很好地做到“理解学习”。适时留白恰恰为学生构建了理解学习的“绿色通道”,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供了一个载体和空间。在这其中,学生为了填补认知“空白”,他们饶有兴趣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主动、多角度、创造性地进行思维。最终,知识,在质疑中得以确认;意义,在补充中得以拓展。新知的巩固从形式、肤浅走向了实质、深刻。
  
  三、 增设比较,优化策略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统计”(求平均数)“想想做做”中安排了这样两道习题:第1题移动笔筒里的铅笔(铅笔的支数分别为6支、7支、5支。),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同时还配有一个问题: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求出来吗?第2题如下图(2),问题是求这三根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习题的编排意图、目的非常明确:分别用“移”或“算”的方法巩固新知,应该说训练达成了上述目标。但问题是,“移”或“算”本应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灵活运用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这里却因指令过于明确、直接而成了机械训练,那没有了指令学生会作出何种选择呢?能主动进行策略上的优化吗?习题怎样改动才能展开这一过程?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我们作了改进:增设比较,优化策略,改第1题为图(1)。其过程为:
  师:你能求出下列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吗?(出示图1)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求?
  生1:我是用移多补少办法求的。(学生说教师用电脑演示)
  师:如果第二条丝带变得很长,现在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求平均长度呢?(出示图2)
  生2:我是列式计算的:14+24+16=54cm,54÷3=18cm。
  生3:我的结果也是18,但我是用的移多补少法求得的。
  师:为什么刚才大部分同学选择用计算的方法呢?
  生4:第1题因为它的数据很接近,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比较简便。第2题数据相差很大,用移多补少一下子看不出来,所以列式计算较好。
  生5:我发现如果一组数据比较接近,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
  生6:我补充,如果一组数相差比较大,用列式求平均数比较合适。特别是在几个数相加时,能凑成整十数,整百数就更简便了。
  容易发现,改进后的教学少了些限制,多了些空间,学生经历了从策略选择到策略优化的真实、生动的过程。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对知识本质的认识得到加深。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和提升,练习的功能得以拓展。
  
  四、 练后再思,高潮迭起
  
  苏教版义务教材第十一册(修订本)第38页有这样一道口算题:
  作为口算题的教学,练后核对一下答案该题的教学便可结束。但该题的作用仅限于此吗?题中被除数、除数数字上的一些特征不正好反映了分数除法的一些情况吗?能否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呢?于是,我的教学在继续:
  师:从口算的结果看,同学们学得不错。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实两题中还隐藏着许多规律,我们看一看谁的眼睛最“亮”?(学生思维的闸门随即打开,静静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发言。)
  生1:我发现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除,可以直接用被除数和除数的分子相除。师:能举例说明吗?生1:比如。
  生2:我发现一个数除以它本身,结果都等于1。
  生3:这个数不能为0,因为0不能作除数。师:你的思考很周密。
  生4:我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反而越大。比如被除数都是 ,除数分别是 ,商分别是1、2、4。师:你能从整体上进行思考,真了不起!
  生5:受生4的启发,我发现除数相同时,被除数小,商也小;被除数大,商也大。师:你很善于倾听和联想,真好!
  生6:我发现1除以任何非零的数,结果正好是它的倒数。比如 。
  生7:我还发现第一组题中,除数从上往下依次缩小2倍,而商却依次扩大2倍。
  提供一个舞台,收获片片精彩,这是片断教学给我们的启示。因此,习题教学不应只停留于让学生练一练,练习后,我们还应为学生提供静下心来细细咀嚼和回味的机会,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去进行新的观察、比较、探索、发现。这样,不仅会使习题本身所内隐的潜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而且在不断的探索、发现中学生还能时时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