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赶着“乌龟”上山与牵着“蜗牛”散步
作者:周晓琴
语文课程改革把作文教学改革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新课标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作了如下阐述:“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以上我们不难发现起始作文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大量地、自由自在地去写,至于什么写作方法、体裁、篇幅等等这些条条框框都可以暂时不管。然而学生怎样才能大胆、大量、无拘无束地去写呢?笔者认为,如果用“牵着‘蜗牛’去散步”的“闲情逸趣”走进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天地,那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阳光明媚的习作伊甸园!
一、 比较“赶着‘乌龟’上山”与“牵着‘蜗牛’散步”
“赶着‘乌龟’上山”与“牵着‘蜗牛’散步”是两种不同的作文教学理念。前者关注的是结果,是要求学生马上学会写作,掌握写作技巧,这显然是狭隘的;而后者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胸怀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大志,眼观着学生全人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各种内外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这显然是前瞻的。
“赶着‘乌龟’上山”关注花最少的时间,求最大的回报。众所周知:每周两节作文课80分钟,每学期十七八周,约1440分钟,23个小时。在短短的23个小时内要完成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任务,得赶,得快速地赶。而“牵着‘蜗牛’散步”也关注效益。作文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了多少作文的方法技巧,写了多少篇大作小作,而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教师要舍得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之上,用大手牵着小手引领着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去开拓视野,去观赏交流,一次活动,一个课间……一切尽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小蜗牛”慢悠悠、喜洋洋地爬到山腰,欣赏到自己从未见过的美景,会惊呼,会述说,会大胆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在“赶着‘乌龟’上山”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没有主动意识,更谈不上创造意识,有的只是被身后的人赶着走、撵着爬的气喘吁吁。试想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我们的学生还会去主动认识世界,去发现美、欣赏美吗?他们的一双慧眼会越来越混沌,一对聪耳会越来越糊涂,一个充满幻想的大脑会越来越迟钝。难怪我们学生的作文总是显得那么单调乏味,那么多套话俗语。而“牵着‘蜗牛’散步”则倡导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放慢脚步,蹲下身子,牵着孩子的手,智慧而又有效的引领着孩子从容地迈进大自然、跨入真实的生活,感受风雨雷电、人情冷暖、喜怒哀乐,在学生充分感受自然和生活的前提下,渐入习作之佳境,显得尤为大气,而且喷涌着智慧。
二、 “牵着‘蜗牛’散步”的作文教学策略
1.兴趣先导
大家都赞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有了强烈的兴趣,那么他便会想方设法做好这件事。反之,则很难主动地做好它了。中年级是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必须在这个阶段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激发起写作的潜能。
“牵着‘蜗牛’散步”秉承兴趣先导,强调兴趣是万事之源。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感兴趣,其次是要师生共同关注兴趣源。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十岁左右,对玩特别感兴趣。在作文课上带着学生到操场上玩玩游戏,课间带着他们到草坪上捉捉小虫……带着他们趁着东风放纸鸢,随着秋风寻落叶……在一次次的玩闹中增进了师生的情感,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玩闹中学生放飞了囚禁于课堂之中的情愫,拥抱着真、善、美,享受着幸福和快意。正是这一次又一次不同凡响的“玩”,学生才有了生活的积累,才有了认识上的飞跃,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才有了要表达的强烈欲望和文思如泉、一吐为快的酣畅淋漓。至此,学生明白了:原来习作就是像玩一样简单有趣。
2.快乐奠基
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认为:孩子的写作是一种感情的宣泄,或者说是一种“游戏精神”的体现,因为他们更凭直觉看待世界。他们把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受写出来,就高兴了。所以与其说让他们学习写作,不如说是教他们用写作感受快乐,就像他们画画、唱歌一样,都是快乐的游戏。是的,作文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生活积累,是一种审美情趣,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牵着“蜗牛”找乐子,师生携手走进儿童的生活,走进儿童的天地,用童心去拥抱童心,用快乐去回馈快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找寻习作的源泉,用智者的聪慧去引领学生感悟、体会、思考,用快乐为生命奠基,为习作奠基。
3.分层要求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可回避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问题。当前习作教学面临着“课时少、训练少、学生热情少”的困境。因此,我们在进行习作训练时不要拘泥于阶段性目标,本着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注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热情。
中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习作训练以后,各自的表达能力和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对此,咱们可以让“蜗牛”闲适地散居在“山体”的各个部位,适得其所。对于“超速度蜗牛”,我们会任他们攀上山顶,感受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博大与唯美;对于“一般速度蜗牛”,我们会让他们悠闲地漫步在半山腰,一边惬意地生活,一边谛听山顶同伴的召唤并为之努力;对于“行动特别迟缓的蜗牛”,我们得拉在手上,装在心中,搀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也可以让那些“前头部队”来帮携着他们“走过漫长的冬天,去迎接万物复苏的春天”。这恰巧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王晓霞老师的“分层教学、分层指导”方法相吻合: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提出较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创造性地习作,同时还可以要求他们帮助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对于良好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向他们提出适中的要求,鼓励他们独立作文;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半独立作文,并逐步向独立作文过渡;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从模仿范文逐步发展到半独立习作,最终走向独立作文。
4.和谐发展
学生习作的过程可以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人与景、景与物不断地共处交融,让阳光洒进来,让雨水透过来,一切才显得和谐而美好。也只有在这样“牵着‘蜗牛’散步”的闲适之中,师生才会静下心来,共同积累,大量阅读,背诵精品,丰富思想感情,积累词语、句式、好文章,变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生活、思考现实的能力,变成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性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写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好文章来。
让“牵着‘蜗牛’散步”的闲适与诗意、机敏与智慧在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百花园中徜徉,为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艳阳天的到来高歌一曲:“让我们牵着‘蜗牛’去散步吧!”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