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教师应成为一名发现者

作者:王兴高




  近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美国田径运动员福斯贝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体育课上进行跳高练习,他思想开小差。老师叫他到横杆前试跳。他面对老师,背对横杆,顺势就地腾起,越过横杆,四脚朝天倒在沙坑里,四周学生哄堂大笑,但福斯贝的老师却没有批评他,而是叫他再来一次,看着福斯贝的动作,福斯贝的老师觉得这是跳高动作的一次革命。从此以后,福斯贝刻苦钻研这种技术,终于在1968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首次使用这一招,夺得跳高金牌,引起了全场观众及教练员的注意。从此背越式跳高技术风靡全球。
  获得金牌后的福斯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很感谢我的老师,他让我无意中的动作成为我夺得金牌的技术。”课堂上学生一个无意的动作,却引起老师的思考,从而让跳高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设想如果福斯贝的老师看到福斯贝这个当时与教学无关的动作给予批评甚至嘲讽时,背越式跳高技术或许会推迟多少年才被人们发现,或许跳高史上就少了福斯贝的名字。
  著名化学家奥托·瓦拉赫读中学时,多门功课不及格,老师普遍认为他是“不可造就之才”,校长甚至要求他退学回家。惟独一位化学老师发现瓦拉赫做化学实验非常细心,具有研究化学的潜质,并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和鼓励。从此,瓦拉赫信心倍增,自强不息,终于登上了诺贝尔化学奖的奖台。在接受采访时,他激动地说:“我应该感谢我的化学老师,他使我坚信:我就是未来的化学家,也正是这种信念,激励着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福斯贝和瓦拉赫的成功,固然与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努力分不开,但同样给我们这样一个启发:如果他们的老师没有发现他们这种潜质,不给他们以激励,他们成功的概率或许要少得多。这两个事例对我们做教师的启发应该是很大的,面对班级上几十名学生,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有一双慧眼,要努力去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激励,使他的长处得到张扬,激发他追求更大进步的欲望。
  学生背书时,背了十几遍也背不出,那是学生接受能力差一点,背书的技巧没有掌握,也许你很着急,但难道看不到他有股韧劲吗?所谓“笨鸟先飞”,他这样努力下去,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但坚持下去,说不定将来能成为爱因斯坦。学生小龙做我的学生时,语文成绩实在不敢让人恭维,但数学成绩却是优秀的,有些难题,他的思路和方法常常给人一个惊喜,我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语文成绩短时间内有多大的进步,但以你的数学智慧,去背一些课文,对一个短文进行分析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你心里没有真正去喜爱语文,试试让自己多看看语文方面的资料,你的语文成绩一定会和数学同样优秀的。”在后来的学习中,我总是要求小龙在语文方面多做些努力,毕业考试凭借优异的数学成绩和逐步提高的语文成绩,他考上了市实验初中。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我们不可能奢望人人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但是我们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激励,或许他将来能成为一名好公民、好工人、好媳妇、好儿子。
  行文到此,笔者又看到这样一则故事:美国法摩根公司总裁王小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被称为“怪才”,他原在历史系学习,却不安心本专业,对神农架的野人感兴趣,要求转到生物系学习。在刘道玉校长和生物系领导的考察下,同意他转系学习。毕业时,有两门必修课不及格,按学籍管理规定,只能颁发结业文凭,不能颁发毕业文凭,更不能授予学士学位。对此,他很是不服气,拿来一大摞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找校长刘道玉。
  “校长,是分数重要还是论文重要?”
  “两者都重要,不过一般来说,分数是考试知识的记录,而论文是研究能力的体现。”
  “校长,你一贯提倡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学生自认为符合校长提出的要求。因此,希望校长特批,准予给我颁发合格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面对被称为“怪才”的学生,刘道玉做出他任校长八年来惟一的一次破例。后来分配到湖北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工作的王小村,两年后再次找到刘道玉:“校长,癌肿研究所对我不太合适,我希望调回母校工作,以利于我今后的发展。”因为当时他有两门必修课未能通过,学校生物系领导坚决不同意,但爱才惜才的刘校长1987年将王小村要了回来。回到母校后的王小村如鱼得水,次年参加匈牙利国际第14届肿瘤学术大会,宣读了他的学术论文,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会后他被聘为英国皇家化学会的会员和牛津大学出版社海外评审委员。1984年一个险些连学士学位也拿不到的他,居然被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邀请去做博士研究生,于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被英国牛津大学脑科学研究所聘为客座教授,现为美国法摩根公司总裁。
  王小村是幸运的,他的闪光点被刘道玉校长发现并点燃。其实无论是福斯贝、瓦拉赫,还是王小村,他们身上特有的潜质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发现,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激励,很有可能“泯然众人矣”。于永正老师说:“花朵是色彩斑澜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宝藏”,教师的责任在于把它们挖掘出来,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并放大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事实上,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往往也就是他们走向成功的转折点。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