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例谈教学目标中能级水平的偏差问题

作者:蒋岳庆




  “违法”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是现在语文教学的一个“法规”,可一些老师(包括我在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在有意无意地做着“违法”的事情。最为普遍的有以下两种现象:“揠苗助长”——把低段的孩子当高段的孩子教;“矮壮素”——把高段的学生当低段的学生教。下面,我就结合一个词语教学的案例来阐述一下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以引发老师们对教学目标中能级水平的思考。
  
  课堂回放
  
  苏教版第九册《飞向月球》中“失重”一词的教学。
  师:同学们,“失重”是什么意思啊?
  学生有的从字面上谈自己的理解,有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着各自的理解。(听起来都没有理解到位)
  师:哦,我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懂。那怎么办呢?有什么方法解决啊?
  生:查字典。
  师:好办法!你真是聪明的孩子。那我们就来查一下字典吧。
  生:(查字典后回答)物体失去重量。是由于物体在高空中所受地心引力变小或由于物体向地球中心方向作加速运动而引起的。如升降机开始下降时的状态。
  师:现在你们知道“失重”的意思了吧。其实,还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到课文中去找答案,你们到课文中找找看,哪些地方描写的是“失重”啊?
  生:找课文中描写“失重”的句子,并进行了交流。
  师:“失重”给宇航员的生活带去了哪些不便啊?
  学生:交流,体会“失重”这个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追问存在
  
  上述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何会存在这样的现象?这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细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年级段的阶段目标不清楚,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就是在把握教学目标的能级水平上发生了偏差。
  如:就“理解词语”这一目标而言,在小学阶段,《课标》就把“理解词语”分为了三个能级——第一学段(1~2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5~6年级):“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根据《课标》中“理解词语”的三个能级,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失重”这个词语,对于1~2年级的学生,只要他们知道失重是飘起来的感觉就可以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读“这时,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这句话,学生能理解这句话就是描写的失重,也可以放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片子,让他们亲眼看一下,感受一下。这样,正好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能级水平:“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为低年级段“理解词语”的能级水平的关键词就是——“了解”与“积累”。如果对1~2年级段的学生也按上面案例那样去教就有“揠苗助长”之嫌了。
  可对于5~6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如果还把主要精力放在通过查字典等“死”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就是给学生施“矮壮素”了。因为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了解到: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目标是第二学段的。
  
  尝试策略
  
  针对“揠苗助长”和“矮壮素”这样两种现象我们该如何办?实践与思考告诉我,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改变:
  1.细读《课标》,清楚各个学段的能级水平。能清楚地分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类能级水平的“细微差别”,只有细读了《课标》,心里“真正”有了《课标》,课堂才能随心所欲而不逾法度。
  2.重建课堂,在“对比教学”中超越原先的“我”。对于教师而言,实践的智慧是重要的,也是每节课都有机会获得的,但关键是什么样的实践才是智慧的。我个人觉得一线老师可以研读《课标》,采用“对比教学”(也就是经过反思调整后再去借班上课)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它能使自己从相同的课文因能级目标的改变而出现的“效果对比”中得到启发。
  当然,这两方面也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实践过程。
  
  重建课堂
  
  依据上面两条方法,我对《飞向月球》中“失重”一词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重建。对这个词语的教学,我用了四个问题或者说是四个层次来达成目标。
  师:你们看到过失重现象吗?描述一下好吗?
  生:学生都能根据在电视中看到的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情景、或自己坐过山车的感受来描述。
  师: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宇航员是如何在太空吃饭、看书、行走的吗?相互交流一下吧。
  (学生的想象力很是丰富,有的学生还用表演的方式向同学们说明了什么是失重。)
  师: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啊?你们能结合课文中的描写和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吗?
  生:学生在结合自我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又结合了课文中的描写谈出了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
  师:是呀!在失重的环境中宇航员的生活、学习、工作是多么不容易!你们现在知道课文为什么把失重的情景描写得如此详细的原因了吗?
  学生根据课文对失重的描写和自我的原有“知识”储备,谈出了宇航员工作的艰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还谈出了自己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让学生体会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师:对啊!正是由于课文对“失重”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们读了课文后就能体会到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艰难”。
  ……
  课后,在日记中我请学生写了一封给宇航员的信。
  
  二度把脉
  
  由于《飞向月球》是高年级的课文,所以对于“失重“一词的教学如果还停留在“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两个能级水平上显然是低了。这样会让学生学习词语、理解词语的水平停在低、中年级段。表面上看似乎学生对“失重”这一词语掌握得很牢固,甚至有的学生都能背出词语的解释,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生长”。故此,称这样的教学是给学生施“矮壮素”。
  在重建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段里,我对第三学段(5~6年级):“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这一能级目标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科学的设计——用了三个有层次的问题来作为教学的线索。1.你们看到过失重现象吗?描述一下好吗?2.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宇航员是如何在太空吃饭、看书、行走的吗?3.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你们能结合课文中的描写和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吗?4.在失重的环境中宇航员的生活、学习、工作是多么不容易!你们现在知道课文为什么对失重的情景描写得如此详细的原因了吧?从而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先描述再结合课文展开想象,最后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写日记。学生在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不仅对这个词语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对宇航员工作的艰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有了认识,体会了“失重”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使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得到了提高,在学生的精神层面也得到了教育。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