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守住课堂教学的底线

作者:吴传辉 韩红梅




  在一次新课程研讨会上,有几位教师被安排进行“师说心语”演讲活动,他们或谈自己的一个成功案例,或分析自身教学中的一次失误,或说课改实践的困惑……
  今天上台演讲的是一位音乐教师,他说,一次课堂教学“唱歌”,发现有一位学生始终不开口。老师走近她问明缘由,原来这位学生不喜欢唱歌,只想跳舞。老师为了不打击她的学习积极性,随即叫了几个喜欢舞蹈的学生进行比赛,这位学生得了第一名,顿时喜笑颜开。随后有学生表示:“我是键盘能手,为什么不让我进行钢琴比赛?”“我是口琴能手,要进行口琴比赛!”“我想画画!”……老师为了满足这些学生的愿望,随后就安排学生舞蹈、器乐、画画等项目比赛,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分享这位老师课堂“成功”的幸福感时,我不免疑问:如果这位学生一直不喜欢唱歌,老师是否还有必要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课堂上,为满足个别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弃原有正常的教学内容而另起炉灶,这能算是课堂“生成”吗?
  此时,我很想对那位音乐老师说: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但这并非意味着生成可以是随意的、盲目的,并不等于教师在课堂上漫无边际地推衍生成。为满足个别学生的意愿而放弃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为迎合少数学生的表现欲望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活动,这是对课堂生成的片面理解。尽管有些课堂生成是在教师预设之外,但前提也必须是有意义的内容,那些缺乏思考所出现的与教学内容无关、与学生发展无益的随意行为,不算生成,只能算旁逸斜出。
  的确,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常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学生冷不丁冒出一个问题,每每遇此,我们教师常常进退两难。放弃既定的教学环节,又怕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装作未见,又有悖于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这就是如何在预设与生成间求得平衡的问题。
  生成需要教师精心预设。预设与生成似乎是矛盾的两面体,预设味太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若一切以学生为重、过分围绕着学生转,又会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课堂的有效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平衡推动的过程。若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的动态生成;若没有课前的运筹帷幄,就不会有课堂的游刃有余。
  生成需要教师的价值引领,课堂上,当个别学生出现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时,教师不可简单地以“有个性”的美名加以赞赏,而应态度鲜明地进行引导,可通过“重复、确认、淡化”等方法很好地去把握课程前进的方向,而不是放任自流。
  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只有守住了这一底线,有效的课堂教学才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