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有感于那张“单桌”

作者:袁军辉




  “思过桌”的诞生
  
  在每学期分班的时候,班级学生数难免会有单数,这就意味着教室的最后有一张排剩下的单桌,全班同学没有一个愿意坐那里。无奈之下,我只有先让班长吴敏发扬一下风格,坐到那里去。谁知一星期都没有到,小敏就跑到了我办公室。
  “袁……袁老师,我不想一个人坐了!”小敏有点抽泣。“彬彬说我是孤家寡人,没有人要了!”
  听完小敏的话,我有点愤怒。
  “小敏你先回班里,老师马上到!”
  我立刻来到了班里,第一件事就是调换位置,将彬彬换到了那张单桌,让他也好好尝尝那滋味。
  一段时间过去后,彬彬也主动承认了错误,态度也非常诚恳,于是位置又换成了别人。渐渐地谁犯了错误或为班级荣誉“抹黑”了,我就让他坐这个位置,美其名曰“思过桌”。你还别说,班上的违纪现象几乎没有了。可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感谢这张“思过桌”呢,一个新问题又摆到了我的面前,班上学生都守纪律了,派谁去坐这张“思过桌”呢?看样子得换个策略了!
  
  “荣誉桌”出炉
  
  于是,我灵机一动,举行了一次“辞旧迎新”的主题中队活动,内容就是总结“思过桌”。许多同学谈了自己坐在这张桌子上的感受:
  小华说道:“老师,它就像是我的‘流放地’一样,让我体验到犯错误的滋味!”
  小凯说道:“我认为它可以与鲁迅先生的‘早’字桌相媲美,督促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我慷慨陈词:“现在老师准备将‘思过桌’改名为‘荣誉桌’,如果哪位学生学习成绩好,为班级争光,为学校夺得荣誉……就可以坐这里。同学们,你们说行不行?”
  “行!”同学们异口同声。
  原本已到了“山穷水尽”,没想到我这一改名,一下子,全班学生都争着抢着要坐这个位子,倒真是“柳暗花明”了。
  
  反思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增长随机处置的能力,增强教育机智,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艺术水平,也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不可缺少的。
  我们的教育过程,是师生复杂的心理信息交互作用和融洽的过程,里面存在着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从“思过桌”到“荣誉桌”的变迁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其实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也有类似情况,例如笔者在聆听三年级的一节口算练习课时,老师随口问了一句:“有多少道口算题呀?”同学们立马开始往下数,题目太多,孩子一时数不完。老师话锋一转:“大家想一想,有没有简单的算法?”于是有学生找出来了,先数出一竖列有多少,然后再数有几列,最后用乘法算出来。老师总结:“这就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作用,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在生活中你随处都可以用到数学。”本来是一件尴尬事,可老师利用他的教育机智,不仅化为乌有,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怎么样才能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呢?笔者认为:
  一是要增强在课堂上的敏锐观察力,准确把握孩子们细微的心理变化。二是要具备准确迅速的判断能力,包括逻辑判断、直觉判断等。三是要有果断采取适当措施的机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并能在孩子们的反应中及时调整。与此同时还需要教师经常上网或到阅览室查阅资料,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多种“案例”和“处方”,以便心中有底,处变不惊。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