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数学课堂提问的观察与诊断

作者:屠芝娟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去计算,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多样性。
  现象观察四: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有一位教师在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给学生出示了如下情景图,整节课学生只练习了一题。其教学过程如下:
  
  投影出示情景题。
  师:谁能根据题中的信息再提一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发言)
  生:都坐小船,至少需要租几条?
  师:你们说他提的问题可以吗?(生齐答“可以!”)
  师:请你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生:95÷4=23(条)……3(人),要租24条。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
  师:哪位同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生:都租大船要几条?
  师:他提的问题可以吗?(生又齐答“可以!”)
  师:请你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生:95÷6=15(条)……5(人),要租16条。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
  师:哪位同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生:都坐大船1小时要几元?
  师:他提的问题可以吗?(生齐答:“可以!”)
  师:请你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生:16×8=128(元)。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哪位同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
  当全班学生还在提出问题时,下课的钟声已敲响。教师只好遗憾地、依依不舍地与学生再见。
  问题诊断:串联式提问、效率低下
   问题诊治: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教材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编排特点。然而,在运用串联式提问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也悄悄地溜走了,造成教学目标不能完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采取“并联”方式,而不要用“串联”方式。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可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当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并有意识地选取不同做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做得对不对,有没有其他想法?”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可以同时呈现出来,而且信息面比较广,属于“并联”式的提问。实践证明,“并联”方式在数学课堂上能达到省时高效、多方位收集学生信息的目的。而一问一答这种“串联”式的提问信息量小,且又费时,有害无益。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时,可以在如何使提问不偏离目标,如何提高提问层次,如何用并联的方式进行提问等方面进行探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