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从王菘舟的《二泉映月》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品味”
作者:钱明辉 耿夕琴
一、教师素养是“品味”的前提
一个不会“品味”的老师,怎能带领出一群“能品味”的学生。水管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只有当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师可以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时,讲课才能称之为“讲”。而要做到“讲”,不仅要深刻地认识文本,更要深刻地认识与文本有关的一些背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博古通今”。只有底子厚了,才能做到“如数家珍”;只有博览群书了,才能“一览众山小”。你的学生才能被你知识的广博所触动而去探询,你的课堂才不至于顾及“下面我该如何讲”而忽略学生。只有那样,你的课堂才能真正将精力放在学生对文的情感交流上,使学生真正能“为文生情,生情而入文,入文而明理,明理而启思”。看来,教师的文学素养决定着语文课堂的“品味”。
二、“举一反三”是“品味”的坐标
这里的“一”是指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任何一篇文章都不会凸现多个价值观,因为文章的支点只有一个。同样,任何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也只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的树立必须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走,朝着“向上”的方向走。语文课终究是一门课,课堂首先得“育”,缺少了“正确的价值观”,语文就不是一门课了。如上例中,老师引导学生头脑中首先确立的是阿炳的生活的困苦。这是一个观点,如果缺少了这个观点,学生便会在文本中产生茫然,或许认为“二泉映月”是一种舒适情况下的美景欣赏,他们想不到“阿炳”是对“月色”在倾诉自己困苦的经历,是在流泪。只有在学生脑中首先确立“坎坷引发同情”这样的一个价值观的的基点,学生才不会走弯路。也就是说,课堂中学生只有围绕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去阐释自我见解,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自我认识”。“反三”就是针对“一个价值观”而用生活、用自己的认识去思考,去述说自己的所观、所想,可以是正面的延伸,可以是反面的驳斥;可以是自我经验的告诉,也可以是他人经验的借鉴;可以是想象的灵动,也可以是沉默的思考。“反三”体现了生命态势的展现,“反”出了学生内心世界的绽放。语言在“举一反三”中才显得有了稳定的坐标轴,才不会让学生说“东边是山,西边是水”。
三、“有效阅读”是“品味”的归宿
“品味”是一个过程,过程终究应回到一个结果,那就是阅读。如果“品味”是“人的心灵的绽放”,那“阅读”便是“人的心灵的升华”。“阅读”意味着学生的“知情意行”已真正融合在了一起。当然“阅读”不仅仅是放声的朗读,还有无声的静思默想。此时的阅读已不再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已不再是“知其意”,而是语言融合进心灵深处,用心将语言通过口、手、脑共同展现出来。它是“品味”结果的一种展现,这种展现不需要人为的提醒,是一种自我力量的驱动。它的展现意味着文本已经成为孩子心中的“旋律”,犹如一种无形的“精神血液”在“流淌”。
总之,在“深刻”与“真诚”的“品味”的课堂中,学生才能真正感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才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才能让生活变得充满憧憬与向往。
责任编辑:孙海燕
[1]